開篇語
在全市率先完成自主就業退役士兵退役報到、困難退役軍人救助“一站式”精準服務;在全省率先建立縣、鎮愛國擁軍促進會,凝聚社會力量共促擁軍優屬;在全市率先成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推動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在全省率先建立雙擁工作任務“雙清單”,強化常態保障高效落實……
翻看博羅縣退役軍人工作臺賬,一項項亮點躍然紙上,許多工作走在全市甚至全省前列。近年來,特別是深化機構改革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專職部門以來,博羅縣退役軍人工作緊貼時代發展要求,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積極探索退役軍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先后搭建數個創新服務載體,求真務實地為退役軍人解決各類問題,不斷推動博羅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成為博羅雙擁工作高質量開展的一面旗幟和一個叫得響的品牌。
博羅縣舉辦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發布儀式。
立標桿,走在前。而今,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構建“六大體系”、實現“六大發展”,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扎實的作風,引領推動全縣退役軍人成為“五種力量”走在前列,不斷回應廣大退役軍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力開創全縣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
創新平臺
省內率先成立縣鎮愛國擁軍組織,打造愛國擁軍品牌
悠悠東江兩岸,處處涌動軍民魚水情;巍巍羅浮山下,遍地盛開絢爛雙擁花。在博羅縣,雙擁工作已經成為一張靚麗名片。這張靚麗名片在愛國擁軍組織的建立與持續運作中彰顯魅力,綻放光芒。這是博羅在構建現代化的退役軍人事務治理體系工作中不斷探索的結果。
6月20日,博羅縣園洲鎮愛國擁軍促進會舉行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周年慶活動。作為全省首個鎮(街)級社會化愛國擁軍組織,成立一年以來,博羅縣園洲鎮愛國擁軍促進會用一項項實際行動,踐行著“關心部隊、關懷軍人、關愛軍人家庭”的立會宗旨,讓軍民團結的紐帶更加緊密。
去年底,剛從部隊退役回到家鄉的李樹輝,在園洲鎮愛國擁軍促進會的幫助下,很快就入職園洲當地一家企業。“和我同一批退役的20多名戰友,基本都在促進會的幫助下找到了合適工作。”李樹輝說,促進會在退役軍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牽線搭橋,并持續跟蹤關注后續進展,助力退役軍人安心就業。
博羅縣園洲鎮愛國擁軍促進會只是該縣創新推進社會化雙擁工作、打造社會化愛國擁軍品牌的一個縮影。早在2010年,博羅就成立了全省首個縣級愛國擁軍促進會——博羅縣愛國擁軍促進會,常態化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為博羅社會化擁軍工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經過多年的摸索,博羅縣愛國擁軍促進會的職責愈發明確:“發揚愛國擁軍傳統、凝聚愛國擁軍力量、培育愛國擁軍熱情”,服務宗旨更加確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國防軍隊建設、優待服務軍人軍屬”。
博羅縣援建駐博部隊足球場落成。
目前,博羅已成立縣級愛國擁軍促進會1個,鎮級愛國擁軍促進會2個。“愛國擁軍促進會的成立,為社會力量了解雙擁工作、直接參與雙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渠道與平臺。”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了愛國擁軍促進會的支持,博羅縣社會擁軍力量發展勢頭良好,廣大中小企業家把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化為擁軍優屬的實際行動,成為博羅大地一面光彩奪目的社會擁軍旗幟。
愛國擁軍,博羅落實到具體行動,用貼心顯真情:邀請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參加送立功喜報、歡迎退役軍人光榮返鄉、關愛困難退役軍人等活動;園洲鎮愛國擁軍促進會關心關愛退役軍人,資助92名低保退役軍人參加惠醫保項目;德源堂大藥房等39家藥店簽約獲授擁軍優屬單位,為優待證持有人提供購買藥品長期優待;長寧鎮建立商戶擁軍優待一條街;全縣72家規上企業及380多家中小企業融入擁軍方陣……在博羅縣,社會化擁軍的步履鏗鏘有力,隊伍逐年發展壯大,標志著博羅縣雙擁工作的高質量開展邁入社會廣泛參與的新階段。
就業創業
創新服務載體,全力構建精準化安置就業體系
促進退役軍人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是實現“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必然要求。如何讓這些“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為的人”?博羅退役軍人事務職能部門全力構建精準化的安置就業體系,讓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實踐成為回答這一重要課題的生動樣本。
今年初,經過3個月的孵化后,由退役軍人小黃與合伙人創辦的惠州市益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從博羅縣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順利孵出。而今,越來越多的博羅籍創業退役軍人通過在該中心創業或者就業,完成人生的第二次蛻變。
博羅縣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的成立是博羅對退役軍人工作的一項新探索。作為我市首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成立近一年來,博羅縣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充分發揮“場地保障的服務員、政策落實的宣傳員、服務創業的指導員、市場預測的營銷員、事務工作的代理員”的職能作用,不僅成為博羅退役軍人創業的孵化器,還是他們技能提升的加油站、政策交流的信息臺。
有意創業的博羅籍退役軍人有了合適的項目,通過孵化申請,便可“拎包”入駐孵化中心,享受免租金、免場地費等優惠政策,在此安心創業,接受“保姆式”的孵化服務。目前,博羅縣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已有惠州點亮創客科技有限公司、博羅縣羅浮金秋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入駐,另有線上入駐企業67家,涵蓋電商直播、技能培訓、智能物業、科技科普、國防教育等不同類型,還有20家退役軍人創辦企業正在洽談入駐相關事宜。
博羅縣退役軍人創業孵化中心還為退役軍人提供法律、金融方面的相關服務,同時還通過舉辦招聘會、技能培訓、就業推薦、政策咨詢等活動,讓退役軍人更好地就業創業。這一系列的暖心之舉,為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創業提供了堅實支撐。
把退役軍人安置好、幫退役軍人實現上崗就業,始終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重要職責和任務。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精準發力”,全面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除了創新服務載體推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外,該局還大力實施“培訓+就業”工程,提升退役軍人的職業技能。多舉措搭建退役軍人就業平臺,聯合縣人社局為退役軍人舉辦專場招聘會。過去一年,共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活動7次,參加招聘的用人單位累計260家,提供崗位超1.2萬個。
服務保障
從“有”到“優”,全力構建全鏈條服務保障體系
敲鑼打鼓送出去,熱熱鬧鬧迎回來,優質服務送上崗,用心用情一輩子。每到新兵入伍季,博羅都會舉行新兵入伍歡送儀式,讓新兵進軍營有著莫大榮光。退伍返鄉,各鎮(街)開展光榮返鄉歡迎儀式,為立功受獎的軍人軍屬送喜報,扎實推進“四尊崇、五關愛、六必訪”工作,著力提升退役軍人尊崇感、榮譽感和幸福感。
博羅縣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隊和群眾歡送駐博部隊外出駐訓演練。
尊崇是軍人心中沉甸甸的“勛章”,彰顯著軍人的殊榮,而服務保障水平決定著勛章的成色。從征兵入伍、服役、退役,到安置、就業創業、優待……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用心用情構建全鏈條的服務保障體系,以“強鎮帶村+示范引領”為牽引,加強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與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鎮(街道)武裝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著力構建全要素覆蓋、全鏈條集成、多業務協同的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推動服務保障實現從“有”到“優”。
大力選樹先進典型,全面加強崇軍榮軍氛圍。博羅縣通過廣泛挖掘、培樹、宣傳、關愛退役軍人先進典型,極大地弘揚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正能量和風采,營造了濃厚的崇軍氛圍。2023年,泰美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曾玉婷被退役軍人事務部表彰為“全國百名優秀站長”,縣愛國擁軍促進會創始人、退役軍人何國增被省表彰為“愛國擁軍模范”,3名退役軍人獲評惠州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縣委宣傳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武裝部聯合開展“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激勵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立足崗位擔當作為。
轉業軍官、退役士兵還有隨軍家屬的安置,也是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博羅縣探索建立退役軍人安置全鏈條機制,高質量做好移交安置工作。接收安置轉業干部士兵及家屬共計132人,100%安置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積極解決部隊子女入學入托問題,讓尊崇之光更閃耀。
志愿服務
從“軍裝綠”到“志愿紅”,擦亮退役軍人本色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仍為民服務。博羅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思政引領體系,更加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優勢作用。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隊便是其中一項有益探索,更是退役軍人工作的一面旗幟。
復員老軍人何金順長年體弱多病,身邊又無子女照顧,縣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隊安排專人堅持每天問候、每周清潔家里衛生,送醫救助隨叫隨到;由參戰退役軍人組成的老兵宣講隊充分發揮退役軍人在國防教育中的優勢,到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講17場次,引導2000余名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的深厚情懷、根植崇軍尚武的思想觀念;由“惠州好人”、惠州市優秀共產黨員老軍醫董四軍領銜的醫療志愿小分隊前往各鎮(街道)開展義診活動20場次,服務群眾約400人次;由退役軍人律師帶隊的法律顧問小組深入社區、農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45場次,服務群眾超500人次……
石灣鎮愛國擁軍促進會走訪慰問退役老兵。
從“軍裝綠”到“志愿紅”,博羅縣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活躍在走訪慰問、環境保護、敬老服務、愛心義診、法治宣傳等志愿服務中。他們一往無前,是急難險重時刻的逆行者;他們模范引領,是正向能量的宣傳者;他們助力基層,是城市文明的維護者;他們幫扶救困,是弱勢群體的支持者……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帶領下,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秉承“參加社會公益、服務人民群眾”的宗旨,發揚“堅守初心、軍魂永鑄、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工作作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
擦亮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建強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伍,這不僅是博羅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五種力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向社會廣泛傳播軍人優秀作風,以“軍人之姿”引領人民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有力途徑。目前,博羅有縣鎮村三級戰旗志愿服務隊58支,退役軍人志愿者860人,其中退役軍人黨員占比約50%。成立以來,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超630場,志愿服務總時長逾2.75萬小時。
戎裝雖改志不渝,接續奮斗耀初心。近年來,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聚焦就業安置、擁軍優屬、服務保障等關鍵環節,強化示范引領,凝聚榜樣力量,推動退役軍人成為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可靠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骨干力量、支持應急應戰的精銳力量、加強社會道德建設的引領力量等“五種力量”,引導廣大退役軍人在高質量發展中爭當先鋒建新功,推動退役軍人工作向更高質量發展。
軍地共建
雙向發力,軍地共澆“雙擁花”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博羅是一片雙擁的熱土,富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和良好社會氛圍。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是博羅雙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有力支撐。
在雙擁工作中,博羅不斷加大投入,為部隊排憂解難,增強了人民子弟兵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足球場、籃球場、兒童游樂場等項目紛紛落成,電動車停車棚、充電設施、營區路燈等設施不斷完善,贈送轉運救護車、電瓶車,援建營區圖書室……為切實維護好軍人軍屬以及全縣退役軍人群體的合法權益,設立法律服務機構,提供矛盾糾紛化解、法律咨詢等服務。
每逢春節、“八一”、中秋節等時節,博羅縣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親率擁軍慰問團開展走訪慰問活動。2020年以來,共開展慰問部隊大小活動200多場次。與此同時,積極開展“粵菜師傅”烹飪培訓進軍營、送法進軍營、軍民文藝晚會、軍地青年聯誼會等雙擁活動,架起了軍地溝通之橋、友誼之橋、愛情之橋,讓駐地人民子弟兵切實感受到博羅這個“第二故鄉”的溫暖。
軍地集體婚禮及軍地聯誼活動。
地方積極為軍隊解除后顧之憂,軍隊也在不斷回報百姓與地方。在支援地方建設、搶險救災一線、惠民服務現場,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在長寧鎮水邊村,朱頂紅產業示范基地里花開朵朵,這是駐地部隊與政府攜手共建的“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以“部隊+村委+村民”聯合注資的方式,為鄉村振興賦能。在湖鎮鎮橫光村,村文化廣場工程、道路硬底化、醫療站建設等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實,是駐軍在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發展。在長寧鎮石下屯小學,“硬骨頭六連”投入資金用于教室翻新、宣傳欄建設。在湖鎮鎮響水中心小學,駐香港部隊捐贈助學教育資金40萬元用于學校提升辦學條件……
這一樁樁、一件件,均是部隊與地方雙向發力,軍民共澆“雙擁花”的生動例子。在博羅縣,軍地雙方良性互動、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接續譜寫“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新時代最美篇章。
眾志成城,征程如虹。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職能部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圍繞踐行“服務駐軍大縣敢擔當,打造參軍熱縣敢作為,做實擁軍強縣敢爭先”的工作目標,傳承發揚“聚力軍心向黨,保持政治本色;聚焦軍魂永駐,保持軍人本色;聚合軍情為民,保持宗旨本色”的工作作風,讓全縣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使雙擁之花在羅浮山下開得更鮮艷。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盧泓宇
圖片 由博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