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淡澳河生態廊道先行段開建
結合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3月12日上午,大亞灣區舉行全民植樹節暨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先行段啟動儀式。大亞灣區委書記、區管委會主任郭武飄率區委、區管委會班子成員一行來到大亞灣淡澳河生態濕地公園參加啟動儀式。
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先行段效果圖。
項目開工拉開綠美大亞灣建設序幕
“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是大亞灣打造高品質城市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建設對美化優化城市環境、豐富市民休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郭武飄說,“大亞灣區將以此項目的開工拉開綠美大亞灣建設的序幕,讓更多新大亞灣人既有工作拼搏的條件,也有享受生活的配套設施,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良性互動。”
歷經30年的快速發展,大亞灣區逐步成長為全國乃至全球聞名的石化產業新城,為惠州“制造業立市”提供了重要支撐。大亞灣區將以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先行段啟動儀式為契機,結合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不斷建設更多綠色空間,著力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據介紹,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以淡澳河為主線,通過完善一河兩岸旅游相關基礎設施,并將周邊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虎頭山公園等已有景區串為一體,打造一個集文化、旅游、運動休閑等為一體的濱海生態文旅綜合體。
“項目先行段于2023年3月開工,接下來,我們將按照區委、區管委會的部署,努力確保整體項目在兩年內完成。”該項目的建設單位大亞灣環境水務集團的董事長張奮充滿信心。
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先行段效果圖。
推動廊道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
淺黃色的土坡與淡澳河相連,放眼望去河對岸一片翠綠景色……眼前的場景在未來將打造成淡澳河生態廊道項目的沿河游憩景觀節點,同時也是此次植樹節活動的植樹點所在。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家揮鍬鏟土、扶直苗木、培土澆水,分工明確,干勁十足。
據介紹,為號召全區上下以《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為行動引領,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固碳中和功能,建設高水平大亞灣一體化綠美環境,今年2月,大亞灣區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大亞灣區2023年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通知》,號召各街道辦、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單位所屬的庭院、廣場、宿舍、操場等綠地采用直接種植樹苗或對已綠化苗木進行鏟草、除雜、松土、施肥、澆水、修剪、除病蟲害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未來,大亞灣區將推動綠美生態廊道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以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雙贏的良性循環為目標,通過生態廊道建設等形式串聯起本地與相鄰城市的自然景觀、產業布局的互聯互通。接下來,大亞灣區將著力推動淡澳河生態廊道和坪山河創新廊道建設,依托本地豐富的海洋資源,推動海洋產業千帆競渡,以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效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相關新聞
海岸線再添新綠
惠州日報訊 日前,來自惠州海事局、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以及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的40余名志愿者在大亞灣澳頭小桂村牛望嶺灘涂開展以“學雷鋒植紅樹 共建海上森林”為主題的種植紅樹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保護紅樹林和生物多樣性。
志愿者團結協作種下紅樹苗。
志愿者們種的紅樹苗品種為秋茄、木欖和紅海欖,一共150棵,由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的志愿者用紅樹的種子(胚軸)培育而成。經過精心培育,這批紅樹苗已有十幾公分高,長勢良好。
活動開始前,參加活動的志愿者紛紛在“保護紅樹林活動”倡議書上簽名,承諾從自己做起,關心紅樹林、愛護海洋生態環境。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舉行中海油服紅樹林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該志愿隊正式成立。惠州“最美看海人”曾叔以灘涂上現有的秋茄、白骨壤等紅樹為自然教材,向志愿者們科普海岸線和紅樹知識。
活動開始,志愿者們將一筐筐紅樹苗搬到灘涂上。大家三人一組分工合作,有的揮鍬鏟土挖樹洞,有的放苗培土圍堰,忙得不亦樂乎。經過辛勤勞作,一批新種下的紅樹苗迎風而立。
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惠州運行支持中心經理周桂林表示,該公司十分愿意與惠州市、大亞灣區相關部門開展黨建、團建共建活動,積極帶動青年志愿者為當地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據了解,2021年植樹節期間,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的志愿者們在小桂村海岸線灘涂上種下第一批紅樹苗。從此,種植紅樹苗、修復海岸線成為他們的常態化志愿活動之一。活動還吸引了眾多企事業單位志愿服務隊伍積極參與,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種紅樹修復海岸線、保護海洋生態的志愿行動。兩年多來,該協會組織志愿者陸續在大亞灣、惠東沿海灘涂濕地種下幾千株紅樹苗。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游之宇 曾思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