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豐花園水社區完善基礎設施持續整治人居環境
“綠色社區”創建案例在全國推廣宣傳
夏日炎炎,步入惠城區龍豐街道花園水社區,社區道路整齊平整,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公共空間的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讓居民更便利了……一幅綠色生態宜居的社區生活畫卷映入眼簾。
龍豐街道花園水社區黨支部、居委會以黨建文化為引領,以“綠色社區”為載體,積極推進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綠色社區創建工作。近日,花園水社區“綠色社區”創建案例,入選住建部創建行動案例摘編,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宣傳。
花園水社區在南山公館打造“紅色物業”。
積極改造提升社區各類軟硬件設施
近年來,花園水社區以“綠色社區”創建為契機,全面推進社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創建治理高效、空間適宜、環境優美、安全舒適、服務完善的綠色宜居社區,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歸屬感。
據了解,花園水社區統籌利用城市更新、存量住房改造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造提升等工作,積極改造提升社區供水、排水、供電、供氣、消防、道路、綠化、垃圾分類等各類軟硬件設施,極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此外,還對轄區的老舊樓棟分批進行了樓道亮化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安放分類垃圾桶,建立智能垃圾分類亭。
“創建‘綠色社區’工作是一項全民參與的系統工程。因此,抓好創建‘綠色社區’工作,必須強化對廣大居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增強居民群眾的環保意識。”龍豐街道花園水社區黨委書記丁丹介紹,社區還不定期開展以倡導綠色消費、節水節能、垃圾分類等家庭小常識為內容的環保知識講座,為創建“綠色社區”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院落干凈、空氣清新、小區變美……低碳環保宜居的“綠色風”撲面而來。“小區環境變好了,居民生活質量也跟著提高了,我們心情也變得更好了!”轄區居民李女士稱贊道。
打造“紅色物業”以“強黨建”引領“善治理”
社區是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是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讓社區居民有更加豐富的活動場所,花園水社區在南山公館打造了“紅色物業”,設立義心驛站、暖心驛站、匠心驛站等,為居民提供一個綠色養生、體育鍛煉、融洽鄰里關系的平臺。
2022年7月26日下午,一場主題為“黨群連心促服務,紅色物業暖民心”的黨建工作現場會在南山公館小區召開。南山公館紅色物業試點建設打造“八個一”(一面旗、一張網、一支隊、一個團、一雙手、一驛站、一陣地、一藥方)服務模式、推出“積分兌換制”“紅色商圈”以及“老舊小區升級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激活物業小區的“紅色細胞”,在轄區營造了濃厚的紅色黨建、綠色環保環境氛圍。
“我們以‘積分兌換’為串聯線,引導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小區公共治理、協助樓棟管理、帶頭做好文明創建等。”丁丹說,積分可以換取免費理發、磨剪刀、電器維修,甚至物業費、停車費等,充分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
此外,社區積極推進專業調解力量下基層,建立了南山公館紅色物業調解室,讓律師、心理咨詢師、“回家黨員”、網格員等的服務更便民,及時化解因漏水、占用消防通道、養犬、高空拋物等引起的鄰里糾紛。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楊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