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區春耕現場會舉行
今年計劃春播春種19萬畝
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3月26日,惠城區在橫瀝鎮矮陂村舉行全區春耕現場會,與會人員共同觀摩春耕生產。農業科技下鄉現場展現機械化播種,提供農資及科技政策業務咨詢,為實現全區全年糧食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春耕現場會展示機械化播種。
據了解,今年惠城全區計劃春播春種面積18.92萬畝,其中,春播糧食種植面積8.94萬畝。
繼續實施“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
橫瀝鎮是惠城區的農業大鎮,今年計劃春耕面積42861畝,其中糧食32457畝、玉米1612畝。今年以來,橫瀝鎮堅持把春耕生產作為農業生產的核心任務,緊盯重點農時和重點環節,力求搶抓有利條件迅速掀起春耕春播熱潮。
“我們這里處在水源下游,保證灌溉水源對于我們種植農戶至關重要。同時,有效防治病蟲害蟲也是我們穩產的關鍵。”橫瀝鎮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潘靖新說。
橫瀝鎮將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突出發揮產業優勢,全力當好惠城春耕生產以及農業科技發展的先進引領和示范標兵。
“今年,惠城糧食生產產量任務增加,同時增加了甘薯種植任務。惠城區農水局、各鎮(街)要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壓實到各村組,確保順利完成。”惠城區有關負責人說,“我們要穩住全年糧食播種、雙季稻、大豆和油料面積。大豆在我區不是優勢作物,品種、技術和市場還有不少問題,農技部門要做好技術指導,以保障完成任務。”
該負責人提出,要全力以赴提單產,抓好高產示范田,繼續保持高產;抓好中低產的撂荒復耕耕地、墾造水田等,實現單產提升。在關鍵環節上采取“一噴多促”(指在水稻生長關鍵時期噴一次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起到促生長、促齊穗、促結實、促提高抗逆性等作用)等措施,促進整體單產躍升。
據了解,惠城區目前有1萬多畝可復耕復種的撂荒耕地。接下來,各鎮(街)要繼續把復耕復種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來抓,不斷消化存量、防止新增,鞏固和提升前期整治成效。對確無人耕種的,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途徑種好用好;對地不好種的,通過水利設施建設、地塊歸并整理、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作條件,盡快恢復生產。不適合種植水稻的地塊,可研究調整種植結構,改種甘薯、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
去年,惠城雖然完成了糧食生產任務,但受臺風和部分病蟲害影響,單產水平相對較低。“今年,我們務必要加強防災減災監測預警,做足應急準備。做好旱澇、臺風等災害防御,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措施。還要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繼續實施‘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嚴防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玉米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連片成災,確保糧食作物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惠城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副局長鄧發啟說。
“惠城農技110”免費一對一指導農戶
現場會提出,要積極宣傳和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包括耕地地力補貼、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獎補、土地流轉獎補、種糧大戶獎補、農機購置補貼、農業種植保險等,有效降低糧食生產成本,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實效,尤其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三級協辦體系,耕地面積5000畝以上的鎮(街),如蘆洲鎮、橫瀝鎮、汝湖鎮、馬安鎮和水口街道,要培育1家以上社會化服務實施主體。
保障糧食安全生產,農戶需要技術指導。惠城區積極為農戶提供農業“輕騎兵”服務。春耕現場安排了種養技術質量安全、土地承包管理、農業保險、農業補貼、農業法律法規等政策業務咨詢服務,并發放農資及科技手冊。
“為保障春耕春種順利開展,我們向各鄉鎮專門下發了育種、選種知識資料,科技人員下鄉一對一指導農戶,開展技術管理,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另外,我們還成立了研究生科技服務團,由技術骨干力量為農戶開展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安全種植。”惠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劉志紅介紹。該中心針對春耕春種開展一周兩次調查監測并發布病蟲害情報,指導農戶科學防護病蟲害;“惠城農技110”為農戶免費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農戶有事有問題,可以直接電話咨詢。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葉文青 通訊員馮雪輝 吳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