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東人才新政提出實施人才鍛造行動等具體措施
到2025年人才總量超26萬
2月9日,惠東縣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關于全面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發布和重點解讀惠東縣此次人才新政亮點。
據介紹,《實施意見》相比此前發布的人才政策邁進一大步,從長遠科學的角度,全面布局惠東縣人才工作,圍繞制造業當家,提出人才“鍛造”行動,拓寬人才招聘渠道等,提出到2025年,惠東全縣人才總量突破26萬人,專業技術人才達到3萬人的工作目標。同時,《實施意見》提出了很多具體的獎補政策,比如引進到惠東縣的博士、博士后、正高級職稱人才,可享受最高20萬元安家補貼等。
惠東縣出臺新政引才留才育才。這是惠東縣人才公寓。
發展計劃
打造產業人才集聚高地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惠東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大抓實體經濟,加快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亟需人才的支撐。發布會上,惠東縣科工信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惠東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制造業當家,將重點以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支柱產業發展為契機,聚焦先進核能與核技術、海洋經濟、物流運輸等產業發展,打造產業人才集聚高地。實施高技能人才發展計劃,打造產業技能人才隊伍。
《實施意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量身定制了實施制造業人才鍛造行動。重點圍繞培育壯大卓越工程師隊伍等,培育一批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等優秀技能人才。
實施高端領軍人才集聚行動。重點圍繞惠東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業等現代產業體系,引進一批國家、省級領軍人才以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培育縣級創新創業團隊,大力實施人才工作顧問制度。
將大力開展制造業人才儲備行動,每兩年分別遴選10名以上杰出技能人才、20名以上拔尖技能人才、50名以上優秀技能人才。鼓勵校企合作辦學,創新校企協同育才機制,支持龍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拓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功能。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縣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萬人、制造業人才總量達12萬人。
“《實施意見》的出臺,對企業來說是好事,我們培養出的人才能得到社會的公認。”當日參加發布會的企業代表——惠州市特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獎補政策
博士、博士后、正高級職稱人才可享受最高20萬元安家補貼
據了解,此次經惠東縣委、縣政府出臺的《實施意見》針對性更強、獎補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普惠面更廣。對比原有政策規定,大幅提升了人才生活安居補貼標準。比如,引進到惠東縣的博士、博士后、正高級職稱人才,可享受最高20萬元安家補貼;碩士研究生、副高級職稱人才、高級技師等專業人才,給予1萬元落戶補貼。引進到惠東縣的博士及正高級職稱人才,享受每人每月3000元人才補貼,碩士、副高級職稱人才、高級技師享受每人每月1200元人才補貼。
同時,對部分原有政策支持范圍進行了擴展,政策支持覆蓋范圍更廣。比如,首次將引進到惠東縣民營企業(含外資企業)的重點高校本科畢業生納入生活補助發放范圍,給予每人每月600元人才補貼。鼓勵企業人才提升技能等級、專業技術職稱,對獲得正高級職稱人才,給予一次性1萬元獎勵;對獲得副高級職稱人才、高級技師的,分別給予一次性5000元獎勵。
金融服務
發放“人才貸”合計7.9億元
“惠東農商銀行的‘人才貸’解決了資金煩惱,讓人可以安心工作了。”黃先生豎起大拇指稱贊道。日前,按照“普惠金融戶戶通——人才戶戶通”相關規定,惠東農商銀行指定專人并開通綠色通道為黃先生提供金融服務。經過審核,該行授予黃先生逾80萬元的“人才貸”授信額度,為其在惠東安居樂業提供了“定心丸”。
該服務配套推出“山海人才卡”項目,銀行機構根據持卡人的合理需求,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消費類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機構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人才企業開展無還本續貸,利用好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等貸款支持工具,為更多人才企業提供短期應急周轉服務,引導銀行機構進一步降低對人才企業貸款利率,并推進人才及人才企業首貸戶拓展,提高首貸獲得率。
惠東縣建立健全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在惠州市人才投資基金的框架下,探索成立惠東縣人才發展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重點支持初創期、早中期科技企業和人才創新創業企業。鼓勵縣屬國企對人才創新創業企業進行優先扶持,促進金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另外,惠東縣以促進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為著力點,進一步提檔升級“人才貸”和“人才創業貸”等綜合金融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人才貸”項目5418筆,發放貸款合計7.9億元。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通訊員李朋朋 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