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鐵涌鎮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鎮域高質量發展
構建“一帶兩園三廊道”發展新格局
“鐵涌鎮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融入‘聽黨召喚·涌在一線’特色黨建品牌打造全過程,豐富和創新舉措,學深弄懂,貫徹在各項工作中。”日前,鐵涌鎮黨委書記賴土坤在接受惠州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鎮緊緊圍繞惠東縣委、縣政府奮力建設山海文明城市的發展目標,結合發展機遇和該鎮實際,致力于構建“一帶兩園三廊道”發展新格局。
觀音山風電場。 通訊員供圖
黨建引領
形成黨員干部與群眾良性互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讓黨員干部組織群眾開展特色黨建品牌活動有利于全面激發基層活力。”賴土坤說,該鎮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榕樹下的黨課”主題,融入本地實際,將“干中學”村黨組織書記培養成“學中干”的講師,帶頭以巡回宣講的方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鐵涌開花結果。創新“夜間課堂”,充分利用鎮、村黨校,為黨員群眾創造日間勞作、夜間充電的條件。同時,深化“長腿書記”“涌鋒隊長”活動,黨組織書記和單位部門負責人帶頭走家串戶訪民情聽民意,形成村鎮黨員干部與轄區群眾的良性互動。
鄉村振興
構建環考洲洋西岸綜合示范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鐵涌鎮是惠東縣的農業大鎮,如何發揮全鎮自然生態環境、特色資源稟賦、產業融合基礎等優勢條件,促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賴土坤介紹,鐵涌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奮力構建“一帶兩園三廊道”高質量發展格局。
構建環考洲洋西岸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規劃現代產業拓展區、田園文旅居住區、山林生態保育區、濱海蠔鄉體驗區和大健康休養區等五大發展區域,全力推進好招樓濕地公園和馬鈴薯省級現代化產業園建設,并打造一線十二景的“山海田園·考洲鄉情”精品旅游廊道以及X213線段美麗圩鎮風貌管控廊道和百坑山、觀音山生態保護廊道,即“一帶兩園三廊道”。
近年來,鐵涌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持續推進鹽堿地改良,助力撂荒地復耕復種,加大種養技術指導,最大限度確保糧食安全。該鎮還鼓勵群眾參與村集體經濟建設,因地制宜開發“一村一品”,精心培育赤岸蠔、小屯菜脯、油麻地海鴨蛋等特色農產品品牌,結合文旅項目及電商銷售逐步打開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同時,探索成立鄉鎮國有企業,統一管理開發集體資源,讓資源變成發展的資本,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民生改善
提升村容村貌精細化管理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就業是迫切的民生問題,我鎮將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立勞務派遣公司,有效整合、培育人力資源,規范勞務市場,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賴土坤說,該鎮深挖資源和文化特色,構建“一村一景”,持續打造美麗宜居示范村。創新推動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擴大社會治理網格,引導群眾參與共建共治,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鐵涌鎮在加快完善農村道路、污水管網等基礎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推出了黨員包干、門前三包、衛生戶評比、星級評定等農村保潔措施,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精細化管理水平。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梁桂花 黃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