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以重點項目為引領蹚出“百千萬工程”新路
2023年前11月惠東縣白花鎮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6.02億元、工業投資增長45.2%
清晨的陽光穿破云層,照射在惠東縣白花鎮長塘村,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工地上的施工車輛和各類施工器械來回穿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正在加快建設的新材料產業園,讓長塘村從一個平凡的鄉村一躍成為我市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帶動白花向新型工業重鎮轉型升級。
白花鎮,位于惠東縣西南部,作為全縣乃至全市高質量發展和大項目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白花鎮擁有交通區位優越、發展空間良好、資源稟賦突出、產業潛力明顯等優勢。去年以來,白花鎮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聚焦“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發展理念,堅定不移下好高質量發展“先手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篤行不怠,全面激活中心鎮建設新動能,走出白花“百千萬工程”新路子。
2023年1~11月,白花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6.02億元,占惠東全縣21.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74億元,占全縣19.7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7.99億元,占全縣6.9%;固定資產投資62.08億元,占全縣13.39%;工業投資43.98億元,增長45.2%,占全縣13.83%;稅收6.2億元,增長49.9%,占全縣15.9%。
未來,白花鎮將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打造大產業、提升大平臺、突出大項目、狠抓大企業、營造大環境,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規劃“一核一軸兩區多帶”的發展戰略布局,實現白花鎮經濟快速、和諧、有序發展。
惠東縣白花鎮圩鎮。
重點項目
16個重點項目落戶涉及全鎮28個村(社區)
項目是區域發展的命門,抓好項目,就是抓好發展。
目前,白花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16個重點項目落戶白花,涉及全鎮28個村(社區),各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遍地開花。
2023年,白花鎮圍繞惠州構建“3+7”工業園區的目標任務,堅持以產業作為第一支撐,項目作為第一載體,園區作為第一平臺,高標準推進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和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兩大平臺建設。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規劃面積30.2平方公里、構建“一平臺五片區六板塊”的千億級產業園區。產業園按規劃時限分為近、中、遠三期開發,規劃到2025年將實現總投資800億元、年產值800億元;到2035年總投資2500億元、年產值4000億元,打造成新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截至目前,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已落戶項目22宗,總投資約357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約684億元,年稅收約43億元。2023年,該產業園新簽約項目14宗,總投資220億元。惠州博科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宇新PBAT項目、一期項目順酐催化劑裝置已投產。興長高端聚烯烴新材料項目已具備投料條件,即將試產。同時,該產業園基礎設施也在穩步推進。園區污水處理廠主體已完工并具備納水條件。總投資3.1億元的220KV謨嶺變電站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今年3月送電。特勤消防站計劃春節后投入使用。公共管廊先行段預計春節前完工。惠一路南側排水渠、應急池已動工建設。
2023年,白花鎮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是廣東省規劃布局的“雙核九中心”之一惠州數據中心集聚區的重要載體。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完成規劃編制、征地拆遷、用地報批、招商引資和項目動工,完成征地面積1160畝,為潤澤、萬國、中國移動等3宗超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提速提供保障,力爭2025年潤澤、萬國、中國移動等3個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形成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效應。
除此之外,去年以來,白花鎮不斷激發企業升規的內生動力,通過“一企一策”“手把手”指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借鑒成功典型案例,鼓勵、引導、培育該鎮更多的規上企業做大做強。2023年新上規的企業有13家,其中工業10家、商貿業1家、住餐業1家、建筑業1家。下一批入庫企業4家,個轉企完成3家。
接下來,白花鎮將全力推進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圍繞產業園起步區和安置配套區規劃建設,促進5家企業盡快投產。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一期征地收尾工作,推動市政基礎設施(一期)河道改造工程完工,實現潤澤(一期)建成運營。
基礎設施
啟動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配套區兩條交通要道建設
位于白花鎮西南部的謨嶺村,自去年以來一直處于施工的高峰期,如今,已具輪廓的1號公路(惠霞高速)惠東段如巨龍般橫跨謨嶺村,直沖大亞灣,全面打通城區、大亞灣的交通脈絡,助力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與大亞灣石化區形成隔墻供應效應。
想要富,先修路。道路是發展的基礎。2023年以來,白花鎮依托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乘數效應”,在促進產業集聚、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順應發展規律,因勢利導,按照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2023年6月正式啟動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配套區兩條交通要道(橫二路、縱二路)建設,建成后將為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配套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主要交通支撐,與配套區其他道路一起形成“四橫三縱”的交通路網格局,把配套區打造成連接產業園和周邊區域的重要樞紐。
規劃建設好園區交通路網的同時,2023年,白花鎮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以促進鄉村振興為導向,科學謀劃,統籌推進,高效實施,深度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織密“百千萬工程”脈絡。
2023年,該鎮投入約2100萬元完成白花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工程、8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修整工程及完善城鄉污水管網建設。投入約250萬元完成皇田水庫渠道清淤疏通及開展太陽河黑臭水體及高埠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鎮域水環境質量不斷優化。投入近1200萬元完善各村道太陽能路燈安裝亮化、村道綠化等公共設施建設,完成3220盞高桿太陽能路燈安裝工作。
近日,記者來到白花鎮沿河社區惠恩路看到,新鋪好的平坦、寬敞的硬底化道路直達居民的家門口,社區面貌煥然一新。今年72歲的居民田阿姨,在惠恩路附近居住了13年,她說曾經這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坑洼泥路,現在變身為平坦、整潔的“幸福路”,不僅暢通了道路交通,也讓周邊環境得到了美化,在這里居住更舒心了。
這是2023年白花鎮搶時間、抓進度,全力開展公路提升改造,方便百姓出行的具體表現。據介紹,白花鎮投入5000萬元開展20項道路工程項目(包括重建橋涵10座、瀝青鋪設路面共26.44公里)。其中建設“最美農村路”1項,改善通行5.146公里;維修路面3項;保障通行23.5公里;單改雙道路提升11項,暢通村道23.8公里;縣道四級升級工程2項,升級道路11.8公里;村道改造項目2項,硬底化7米路面約500米,橋涵2座;水毀搶修工程1項,維修道路211米。
民生福祉
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建設
如今,即使是連下多場傾盆大雨,家住白花鎮白花河流域的居民再也不用擔心內澇問題,因為總投資約13.15億元的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已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并發揮防洪排澇功能。經過全面實施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如今的白花河靜靜地流淌,默默守護著白花的百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023年,白花鎮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抓緊補短板、堵漏洞,通過爭取各類財政資金及社會捐贈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共計投入200萬元,全力保障白花中心小學(白中校區)在2023年秋季學期無障礙開學、解決黃塘小學等學校教學設施設備不達標問題。與此同時,扎實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按照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全力推進白花第二小學新建教學樓工程及白花中心小學擴建項目涉及國有土地回收程序,為惠東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治理后的白花河。
另外,2023年,投資約8000萬元的白花鎮建成區風貌管控提升工程基本完成,通過分區分類明確目標任務,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設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啟動1.52億元的白花衛生院改擴建工程建設,促進優質的醫療資源擴容。同時,開展圩鎮農貿市場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優化農貿市場環境。投入390萬元開展白花市場升級改造工程,推進白花市場整體環境及功能系統實現提升,打造興旺的商業圈,構建管理規范、供應穩定、智慧便民的農貿市場體系。
就業方面,2023年,白花鎮加大穩就業保民生力度,提升居民收入,刺激消費增長。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鼓勵高校應屆畢業生多形式多渠道就業。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努力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打造政府、高校和市場三位一體就業服務體系,為各類求職者提供一站式精細化服務。強化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各類公益性崗位。加快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大力增強兜底保障能力。
鄉村振興
投資2.5億元建設莆田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
清代納蘭常安所著《宦游筆記》記載:“迦南香一作琪南,出粵東海上諸山,即沉香木之佳者,黃蠟沉也。”這里說的就是如今惠東白花出產的優質沉香——綠棋楠,而白花就是其母樹之所在。憑借母樹的天然優勢,白花鎮全力發展綠棋楠產業。白花鎮南龍村于2022年成功引進上海東方香堂集團有限公司到該村種植綠棋楠,并發展相關產業。目前,全鎮已種植綠棋楠沉香面積約1000畝,約20萬株。
2023年以來,南龍村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把綠棋楠沉香打造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南龍村本土特色的種植產業,拓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開發有特色的文旅項目,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近50萬元,同比增長50%以上。
農戶在種植綠棋楠幼苗。
南龍村憑借綠棋楠產業,成功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它只是白花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結出豐碩成果的鄉村之一。2023年,白花鎮聚焦鄉村產業發展,培植壯大龍頭企業,已成功申請10個廣東省“一村一品”項目,并完成項目驗收。目前,全鎮共有在營農民專業合作社86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1家,其中國家級1家、市級3家、縣級7家。
同時,白花鎮以“一村一品”戰略為基礎,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品牌,聚焦發展蓮霧、荔枝、板栗薯、牛大力、靈芝等特色優勢農產品,鼓勵引導種養大戶實施標準化生產,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在聯農帶農富農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白花鎮還瞄準惠東縣打造百億綠棋楠沉香產業的契機,建設“惠東綠棋楠沉香生態園”,打造綠棋楠沉香全產業鏈項目。
2023年以來,白花鎮穩步推進莆田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千畝級田園經濟建設帶建設。白花鎮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莆田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實現區域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現代化新材料產業園的宜居宜業后花園。目前,已啟動農貿市場項目等工作,其他各項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當中。
另外,白花鎮計劃投資2.4億元,通過對集聯、石陂、坦塘、聯進、高埠等村進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千畝級田園經濟建設帶”建設,有效解決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低效利用與生態質量退化等問題,全面激活區域人口、土地、產業等鄉村發展關鍵要素,推動城鄉要素高效流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21個子項目中有2個項目通過驗收,3個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其他項目正在積極落實,預計2024年、2025年陸續完成。
2023年,白花鎮還探索農村文旅融合的發展路線,森木坑村山水田園項目建設更加完善,著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2023年,白花鎮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翻身仗,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行動,加強農村房屋風貌管控。通過環衛外包服務的模式,實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目標,建立起一條無縫銜接的垃圾轉運鏈條。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特約通訊員朱建文 通訊員郭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