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每年撥付1000萬元作為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
去年21個好提案變實作為
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傳承和弘揚特色傳統文化、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公益服務設施改善、縣道沿線安全隱患整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2020年以來,惠陽區政協積極總結提案工作經驗,探索創新提案工作方法和形式,提請惠陽區委、區政府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切實發揮了提案在政協委員履職中的積極作用。2022年,惠陽區政協全力推動21個提案辦理專項資金項目有序開展、成效明顯,讓一件件涉及民生的好提案變成惠及民生的實作為。
完善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貼心服務
凌屋排村位于平潭鎮南部,轄區面積4.13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900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10萬元。
村黨群服務中心是開展村各項工作的基石,是為民辦事服務的重要窗口。此前,凌屋排村委會辦公地點是于1999年由香港僑胞出資建設的,年代久遠、設施老化,其產權不歸村委,硬件設施無法滿足各類功能室的設置條件,真正為群眾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
2022年,惠陽區政協將《關于推進平潭鎮凌屋排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的建議》納入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劃撥70萬元用于支持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該中心于2022年4月動工,當年7月1日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新辦公樓便民服務設施更完善。”告別過去破舊的辦公樓,凌屋排村黨支部書記凌國揚難掩欣喜之情。他表示,過去老辦公樓設施老舊,配套設施不完善,新建成后的凌屋排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筑面積420平方米,利用這筆70萬元的專項資金,完善了“一站式”公共服務區、會議室、黨員之家、書吧、電子閱覽室、黨群活動室等,最大限度地為黨員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貼心的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
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讓包括舞麒麟在內的本土傳統文化在惠陽活起來、傳下去。
助力本土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
“我們的麒麟吉祥物太可愛了!”去年12月31日,在沙田鎮東澳村舉行的“麒麟起舞慶豐收 鄉村振興齊發展”沙田鎮農產品文化節暨麒麟形象發布會上,用于展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田東澳舞麒麟的沙田鎮麒麟文化館正式揭幕,一同發布的還有麒麟系列IP。看著形象憨態可掬的吉祥物“麒智小子”和“麒善妹妹”亮相,游客們紛紛上前合影留念。
當地還通過建設麒麟文化主題公園、2公里麒麟小徑,開發麒麟非遺文化研學課程,并計劃打造“非遺文化生態鄉村”“麒麟非遺文化研學教育基地”。
惠陽各地區舞麒麟已有數百年歷史,隨著時代發展,舞麒麟這一傳統文化逐漸式微。2022年,區政協委員黃悅雄、魏瑋分別提出了《關于加強惠陽舞麒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特色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建議》《關于加強惠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特色傳統文化的建議》,區政協將兩項列入2022年度區政協提案辦理專項資金項目,分別拿出50萬元和30萬元資金弘揚本土傳統文化。
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上舞臺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包括舞麒麟的本土傳統文化在惠陽活起來、傳下去,煥發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用“文化之力”賦能惠陽高質量發展。
凌屋排村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設施更加完善。
3件提案支持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主要空間,優秀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趣,凈化學生的心靈,啟發學生美好想象,同時也能體現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品位。
惠陽區政協始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事業來抓,將《關于惠陽區淡水中心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惠陽中山中學錄播室建設的建議》《關于完善惠陽職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3件提案,納入提案辦理專項資金項目,分獲50萬元、65萬元和35萬元資金,用于支持校園文化建設。
如今,走進淡水中心小學、惠陽區職業技術學校兩所學校,一批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墻、宣傳欄成為校園內一道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進一步提升了校園文化魅力,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而在惠陽中山中學,嶄新的錄播室通過現代化設備設施平臺,可實現微課、慕課的錄制和播放,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成為促進校園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據介紹,2022年,惠陽區政協在關于優化殘疾人康復、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微改造、基層醫療衛生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提案,也在專項資金的支持下順利開展。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特約通訊員陳丹娜 黃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