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陽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10家企業攜手開拓市場

原標題

2023惠陽區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舉行,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抱團競逐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 上下游企業生產要素“隔墻供應”

  11月28日,2023惠陽區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在惠陽區沙田鎮碧桂園潤楊溪谷溫泉酒店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業界翹楚、行業精英等受邀分享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探討、交流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未來。

  活動中,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將注重國企引導下的產業鏈高效協同、政府支持下的產學研深度合作,以及共同參與優質項目投資分享收益的合作模式,在開拓市場、整合資源、產業配套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實現上下游企業生產要素“隔墻供應”,助推惠陽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惠陽區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會場。

  發展勢頭迅猛

  去年惠陽新型儲能產業產值超120億

  廣東新型儲能產業預計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級別,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熱點。受益于布局早,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產業初具規模,2022年新型儲能產業產值超120億元,初步形成“覆蓋終端客戶、產業鏈條齊全、企業協同發展”的發展格局,新型儲能產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為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注入新動能。

  在業內看來,產業鏈的完備讓惠陽新型儲能產業極具競爭優勢,貝特瑞、古瑞瓦特、科信聚力、恒創睿能等一批企業已在這個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這是惠陽在這條萬億級賽道搏殺的底氣所在。

  惠陽是全市首個用電量超百億千瓦時的縣(區),目前年用電量500萬度以上的工商業企業多達78家,兩年內將有8座變電站具備電網儲能電站接入條件。在應用場景上,惠陽已建成9宗新型儲能應用示范項目,建設規模17.27MWh;在建項目7宗,建設規模47.56MWh;儲備項目18宗,建設規模1221.66MWh,計劃總投資23.89億元,其中,計劃年底前動工項目8宗,建設規模17.55MWh。

  大會上,計劃投資10億元的中海儲能鐵鉻液流電網側儲能電站項目進行了簽約,力爭今年年底前動工建設。

  當下,惠陽聚焦新型儲能領域重點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傾力打造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大千億級產業園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惠陽新型儲能產業園,大力推進惠陽新材料產業園擴容提質,全力保障高品質發展空間。

  其中,惠陽新型儲能產業園是中韓(惠州)產業園的重要組團,主要依托惠陽初步形成的“光儲充”產業集群,以及電網側配儲、工商業企業儲能站等場景應用,打造新型儲能產業集聚發展生態圈,拓展延伸至鈉離子電池、鐵鉻液流電池、氫能等技術領域。

  完善頂層設計

  構建惠陽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做大產業規模

  惠陽將新型儲能產業作為新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來打造,全力助推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為惠州打造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貢獻出更多的惠陽力量。

  惠陽區科技和投資促進局局長劉昊表示,接下來惠陽要在生產制造端繼續建鏈補鏈強鏈,爭取引進鋰電正極材料、隔膜、氣凝膠、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微風風電設備制造等補鏈項目,依托剛成立的區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打通區內新型儲能產業鏈供應鏈,繼續推動在液流電池、氫能領域的項目布局。

  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的最終目的,在于落實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惠陽將以新型儲能產業為支點,推動整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在應用場景端,惠陽將聚焦于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能源三個領域,以政府出臺改革試點政策、國企投資打造示范場景、民企參與跑通商業模式形成三方合力,推動低碳城市應用場景覆蓋,形成場景之間相互支撐協同的閉環。

  在生產制造端,惠陽將通過創新應用場景形成市場訂單、以市場訂單帶動招商引資、以入駐企業推動產業鏈完善、以完整產業鏈降低全鏈條成本,打造以國企牽頭的綠色低碳領域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閉環。

  在科技研發端,惠陽將通過創新應用場景實現新技術新產品落地驗證,吸引科研力量支持惠陽項目;通過科研項目接觸和引進高端科研人才及團隊,獲取上級及市場的科研投入支持;通過科研投入持續產生更多科研成果,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閉環。

  劉昊說,由多應用場景、低成本產業鏈以及強大的研發落地能力共同構成惠陽區綠色低碳產業生態,一方面探索將該產業生態匹配國家碳排放交易規則以提高收益;另一方面推動該產業生態在大灣區、廣東省及周邊省區復制以做大產業規模,最終形成惠陽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

產業聯盟

首批10家企業攜手開拓省內外市場

  2023惠陽區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上,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首批10家聯盟企業進行簽約,抱團競逐萬億新型儲能賽道。該聯盟以區屬國企為牽引,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相關機構,形成產業鏈深度協同、投資收益共享,攜手開拓省內外市場的發展格局。

  今年2月,惠陽區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把新型儲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來培育打造”。2023年惠陽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能源產業重點打造“光儲充”產業集群,支持古瑞瓦特、恒創睿能等企業增資擴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實現區域內“隔墻供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與新型儲能產業直接相關的企業超過70家,從材料供應到電芯生產,再到各種系統的大型儲能集成方案,最后到電池拆解和梯次利用,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新型儲能產業鏈條。

  成立儀式上,廣東雙能低碳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省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惠州市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恒創睿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惠州惠陽圖跡智慧運營科技有限公司、惠州華陽通機電有限公司、廣東廣麟材耀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廣東正百控股有限公司、廣東鉅泰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為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首批10家企業。

  在這個聯盟中,惠陽區的國企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廣東雙能低碳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項目股權投資、主導用戶參與電網側儲能電站投資、采購區內企業產品等多種形式,與一大批區內外企業共同構建新型儲能產業生態。

  聯盟成員企業,包括古瑞瓦特、貝特瑞等在新型儲能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覆蓋新能源材料、電池制造、儲能變流器、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系統集成等新型儲能產業各核心領域。通過強強聯合、高效整合、最優組合,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惠陽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劍偉說,惠陽將以區屬國企為牽引,打通區內新型儲能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各類新型儲能企業在攜手開拓省內外市場、整合資源、產業配套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全力壯大聯盟“朋友圈”,打造新型儲能產業互補合作的產業生態,共同推動惠陽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圓桌論壇

行業大咖共議惠陽新型儲能產業突圍之道

  從今年年初開始,因新玩家入局、原材料價格調整等情況,新型儲能市場出現了極大的動蕩,企業訂單吃緊、利潤下滑的情況,讓不少新型儲能企業對行業前景打起了問號。

  在“圓桌論壇”環節,專家們圍繞“開展新場景,應用新技術,提升利潤率”主題,分析新型儲能產業發展趨勢以及惠陽如何破解當前行業“卷到極致”的困局,推動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如何進一步推動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又如何在科技研發、示范應用、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實現差異化,推動惠州市進入新型儲能產業全國第一方陣,打造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場景示范城市作出特色鮮明的惠陽貢獻?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介紹,液流電池是一種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大容量、長時間且完成商業化驗證的新型儲能方式,最為適合大規模長時儲能。對于廣東省這種總體用電量大、發電量小、電力對外依存度高,高峰期用電保障難度大的省份,惠陽在鐵鉻液流電池上進行布局,能有效支撐多能互補能源體系建設,是搶抓產業機會的關鍵。

  “惠陽要堅定信心!一個新行業賽道的發展,無論是技術、人才都需要時間積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徐春明說,當前,我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大力推動能源革命,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能源轉型已取得初步進展,但主要服務于民生領域,制造業能源轉型尚在起步階段,和存量相比,行業占比較低,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惠陽一定要有耐心。

  針對人才培育問題,徐春明介紹,新型儲能產業是典型學科交叉支撐的新興產業,希望惠陽區借助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新能源與材料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的機遇,儲備引進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主題演講

徐春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

預計后年液流電池進入商業化逐步成熟階段

徐春明

  “20年前我第一次來惠州,是參與中海油石油化工項目的建設;近幾年,我也到惠州參加過相關實驗室項目、論壇講座。我明顯感受到惠州從傳統石油化工到先進能源再到新型儲能不斷升級變化的發展進程。”徐春明在《國家儲能產教技術融合平臺與鐵鉻液流電池長時儲能進展》主題演講中說。

  “儲能市場規模巨大,新型儲能的發展前景是非常確定的。”徐春明預計液流電池2025年將進入規模化發展且商業化逐步成熟的階段,2030年左右實現全面市場化。他從建設背景、儲能師資、產學合作、儲能學科、人才培養、儲能技術等方面介紹儲能平臺建設進展。

  隨后,他著重介紹鐵鉻液流電池進展。鐵鉻液流電池是一種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大容量、長時間且完成商業化驗證的新型儲能方式,最為適合大規模長時儲能。目前,鐵鉻液流電池三大技術問題已通過對電極、雙極板、電解液、催化劑等各組件的重新設計得到解決,并從性能端得到驗證。

  “今天的大會表明了惠陽的決心,在這個賽道上走在了前列。”徐春明說,惠陽搶抓先行機遇后,要繼續重視、加大投入,尤其是進一步關注人才,畢竟新的交叉領域方向,在技術儲備的同時需要持續發展人才。他建議引進一些新型儲能行業技術類和管理類人才。

趙天壽(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

長時儲能技術是重要發展方向

趙天壽

  趙天壽作《電化學長時儲能技術及創新》主題演講,介紹了抽水蓄能、壓縮空氣蓄能、鋰電子電池儲能、氫燃料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等新型儲能方式的技術優勢、技術挑戰、應用場景。

  趙天壽說,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技術要求嚴苛,例如高安全、低成本、規模化、高效率、長壽命、選址靈活等。

  “新型能源體系尤其需要長時儲能,儲能能夠提高電力系統調節和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助力電力系統轉型。”趙天壽表示,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都能發揮重要作用,將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太陽能、風能占比只有14%;到碳中和時代,太陽能、風能將占比70%。

  對此,趙天壽認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促進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支撐多能互補能源體系建設;長時儲能技術存在較大缺口,是儲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電化學流體電池易模塊化、時長靈活、安全、無地理限制,適合于長時、大規模儲能;通過技術創新突破儲能瓶頸,是搶抓產業機會的關鍵。他也希望惠陽能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擁抱新未來。

劉科(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綠色甲醇是碳中和背景下的長時儲能技術

劉科

  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中央明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必將帶來大量的產業機會、大量的創新成果、大量的應用場景。

  劉科作《創新社會建設——雙碳背景下中國的經濟與能源轉型》主題演講,從能源數據及中國煤耗解讀中國經濟。

  目前,中國碳總排放量達103億噸,人均7.4噸,煤耗從2001年的每年13億噸增加到2014年的38億噸左右。“在碳排放逐漸增大的今天,需要創新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劉科說,數字化不僅僅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能,也包括傳統行業,如煤炭、電力行業數字化能提高效率,讓風能和太陽能取代火電。風能和太陽能取代火電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是最大規模儲能技術。

  “綠色甲醇是碳中和背景下的長時儲能技術,電池技術進步至關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賴電池。”他舉例說,有了綠色甲醇,就可以開車開船,晚上沒太陽沒風時也可以用甲醇制氫再通過高效率的燃料電池發電,因此綠色甲醇是一種長時儲能技術。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李芳娟 許文昌 特約通訊員陳丹娜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陳濤

編輯:任己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共和县| 衡东县| 清流县| 财经| 行唐县| 白沙| 墨江| 分宜县| 阿坝县| 江门市| 兰州市| 江陵县| 从化市| 金秀| 连南| 化德县| 伊春市| 杭锦后旗| 姜堰市| 东明县| 柳州市| 土默特左旗| 靖远县| 太仆寺旗| 灵寿县| 辽宁省| 新宁县| 武冈市| 方山县| 济源市| 漠河县| 邢台县| 永吉县| 东光县| 百色市| 平罗县| 台江县| 青田县| 新平|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