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鎮隆發揮優勢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低碳智造 綠美荔鄉”新篇章
提起惠陽鎮隆,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甜美的荔枝。鎮隆是“中國荔枝之鄉”,還是廣東省重點革命老區之一,有惠陽早期農民運動中心“四大半圍”、中共惠紫河博地委舊址,還有惠州地區目前最大、廣東省第二大的客家圍屋——崇林世居。鎮隆交通便利,商賈通達,形成了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裝備、智能硬件等優勢產業集群,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占比60%以上。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惠陽鎮隆堅持鞏固和壯大實體經濟,以“低碳智造 綠美荔鄉”為主題,依托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全力推進美麗圩鎮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放大優勢
走好“特色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路
鎮隆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百余年前,出生在這里的羅俊同志,經陳獨秀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馬鞍山下紅旗招展。轄區內,楊氏宗祠、黃氏宗祠分別是惠陽縣蘇維埃政府、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成立舊址。鎮隆是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惠陽乃至惠州地區的革命運動中心。
在紅色文化的長期滋養下,這片熱土上的人們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鎮隆圩鎮客廳。
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近年來,鎮隆鎮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先輩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永葆奮斗初心。如依托“四大半圍”紅色資源打造黨員教育中心,這個中心還獲評市、區黨員教育基地,市家風家教實踐基地。同時,鎮隆注重深挖紅色故事,通過拍攝宣傳片、編排舞臺劇等形式,豐富黨員教育載體。接下來,鎮隆還將大力推進紅色舊址修繕工作,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
客家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鎮隆有惠州地區目前最大、廣東省第二大的客家圍屋——崇林世居。雖歷經數百年風雨洗禮,但崇林世居精美的建筑工藝、宏偉的造型以及精妙的布局依然可見,充分彰顯客家先輩勤勞拼搏的精神,體現客家文化深厚的底蘊。
紅色基因與客家文化內涵疊加,早已深深刻入鎮隆兒女的精神血脈。“雙擎”賦能下,鎮隆正利用這些資源探索“特色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之路。
做強支撐
擦亮“荔枝”招牌,堅持工業立鎮
鎮隆鎮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美譽,盛產優質荔枝“糯米糍”和“桂味”,荔枝種植面積達4.3萬畝。
憑借自然稟賦,鎮隆人民深耕這片土地,講好“荔鄉”故事,擦亮“荔枝”招牌。鎮隆荔枝產業加速發展,至今已舉辦十五屆荔枝文化系列活動,年均完成荔枝銷售8000噸,銷售額約2億元,聯農帶農收入2.5億元;轄區成立荔枝酒、荔枝干、荔枝茶等深加工企業10多家,培育電商超400戶。
近年來,鎮隆荔枝先后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等,入選首批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屬全省唯一一個荔枝產業區域公用品牌)、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
2021年,鎮隆鎮榮獲“中國荔枝之鄉”“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榮譽。2022年,鎮隆完成省級荔枝RCEP國際合作先行試驗區申報,高端品牌“東坡荔”首次“出海”,實現荔枝出口665噸。2023年,全省最大的RCEP廣東惠州(鎮隆)荔枝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為鎮隆及周邊果農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同年,“鎮隆荔枝商城”互聯網銷售平臺正式啟用,并成功制定惠州首個荔枝生產端與市場端的行業標準,引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鎮隆工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轄區擁有萬興、龍翔兩大工業園區,匯聚超1200家企業,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占比60%以上。
RCEP廣東惠州(鎮隆)荔枝交易中心為鎮隆及周邊果農開拓新的銷售渠道。
近年來,鎮隆堅持制造業當家,推動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回暖向好、鎮域經濟重返“快車道”。2023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195.18億元。今年上半年,GDP達31.01億元,增長4.6%。堅實的工業基礎為全鎮各項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招商引資是經濟增長的“源頭活水”,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今年以來,鎮隆加大土地整理、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標準廠房項目38宗,涉及電子信息、新能源、紙品、食品等領域,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
激發活力
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驅車行駛在205國道鎮隆段,可以看到兩旁的房屋商鋪外立面改造陸續完工,風貌提升、店招規范、三線整治后的鎮隆圩鎮“顏值”增、“氣質”提。
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是人民群眾對鄉村最樸素的向往和追求。作為市級培育的“百千萬工程”典型鎮,鎮隆堅持鞏固和壯大實體經濟,以“低碳智造 綠美荔鄉”為主題,依托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全力推進美麗圩鎮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方面,鎮隆以惠深高速長龍出口為起點,通過205國道將圩鎮片區的各個點位“串珠成線”,形成一條長度約4公里的精品路線。目前,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完成99.7%,一個綠美生態公園已完工,一條美麗河道完成99.88%,一條美麗示范主街完成99.87%,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完成99.8%,一個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完成99.8%,一處美麗圩鎮客廳完成99.5%,預計“七個一”建設項目將在10月初完工。
結合人居環境整治,鎮隆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第一凈水廠完成擴建運營,第二凈水廠啟動建設;污水管網鋪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提升泵站陸續完工;升級改造3座橋梁;皇后大道、德政路等項目持續推進;還將在鎮隆市民廣場建設一處鄰里中心,涵蓋黨群服務、企業辦公、購物中心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得以體現。
通過“抓兩頭、促中間”,鎮隆組團式培育“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完成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高田村主街區路面提升工程和Y697線(高田段)周邊配套設施提升工程,并對惠陽蘇維埃政府舊址和中共惠紫河博地委舊址及周邊環境進行提升,充分發揮高田村紅色示范村、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的示范帶動作用。
同時,鎮隆以點帶面加快推動大光村、長龍村、井龍村、塘角村省級典型村培育,分類施策做好農房外立面提升、小披檐建設等工作。各個重點村圍繞“七個和美”目標要求,鍛長板、補短板,形成片區組團式的典型培育模式。目前,東坡荔鄉農業觀光示范帶和沿線風貌提升工程建設成效明顯。
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激發鄉村善治活力。鎮隆與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鎮隆還充分調動轄區群眾、民營企業、鄉賢等投身“百千萬工程”,把社會力量轉化為進一步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動能。
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一個新的起點,鎮隆將做好圩鎮建設、特色優勢產業融合,努力在“百千萬工程”競標爭先賽道上展現新作為、干出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葉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