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沙田鎮
青花梨香遍金桔村
盛夏時節,惠陽區沙田鎮東南一隅,市級自然資源保護區——金桔村,正迎來一年中最甜美的時節。60余畝青花梨果實綴滿枝頭,隱在綠葉與黃色果袋之下。微風拂過,清甜的果香彌漫開來,沁人心脾。絡繹不絕的游客驅車前來,品嘗這盛夏的甘甜。這幅生動的場景,是當地依托生態稟賦,深耕特色農業,推動鄉村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鮮活縮影。
2000多株青花梨年產量5萬斤
金桔村有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霧、無污染的生態優勢,非常適宜種植一些高海拔品種的農產品。
果農采摘青花梨。
2014年,村民巫賢聰在村內一片崎嶇的山地上開荒,種下了2000多株從臺灣引進的早熟沙梨品種青花梨。2016年,果園首度掛果。歷經近10年培育,果樹邁入穩定豐產期,年產量約5萬斤。
步入果園,低矮粗壯的梨樹枝繁葉茂,每一棵都掛滿了精心套袋的青花梨,單果最重接近一斤。“我們堅持生態種植,不打農藥、少施化肥,果子摘下就能放心吃。”巫賢聰介紹,這片梨園每年7月上旬開始成熟,其果皮薄、果肉雪白脆嫩,甜度高達13~15度,入口汁水豐盈,爽口又清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
生態園配備了采摘工具和專門的清洗區,讓游客摘下果實后即時享受“第一口新鮮”。專程從深圳驅車而來的李女士一家四口,在果園里忙得不亦樂乎。“親手從枝頭摘下梨子的感覺太棒了,吃起來感覺格外香甜。孩子們也特別開心,真正親近了大自然。”李女士的體驗道出了許多游客的心聲。
打造四季有果摘全年有景賞田園綜合體
為拓寬銷路,今年果園積極擁抱“互聯網+農業”新模式。他們主動邀請本地網紅走進梨園直播。高效的線上互動產生了驚人的效果,短短幾小時的直播便售出上千斤青花梨。借助便捷的物流網絡,金桔村的這份清甜送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而田園牧歌生態園的魅力遠不止于盛夏的青花梨。據巫賢聰介紹,為了讓游客一年四季都能體驗采摘樂趣,園內還規劃種植了多樣瓜果品種:春季有酸甜可口的三華李、枇杷;夏季有汁水飽滿的黃皮、火龍果;秋季的蜜柚、番石榴香氣誘人;冬季的沃柑、檸檬則為果園增添了一抹亮色。“我們想打造一個‘四季有果摘、全年有景賞’的田園綜合體,讓每個季節來的游客都能滿意而歸。”巫賢聰說。
金桔村青花梨產業的成功實踐,是沙田鎮精準實施“一村一品”戰略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沙田鎮立足各村莊資源稟賦,深入挖掘和培育特色農產品:金桔村的青花梨、桔塱茶,鶴山村百畝五星枇杷,東澳村優質麒麟米,東明村生態蓮藕……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價值,沙田鎮有效激活了鄉村沉睡的資源和發展潛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繪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壯美畫卷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