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縣紀委監委多措并舉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履職自覺性
旁聽庭審 以案為鑒 常敲警鐘
近期,龍門縣紀委監委聯合龍門縣人民法院開展兩場“庭審觀摩·以案說法”警示教育活動,80多名黨員干部“零距離”接受警示教育。此舉是龍門縣紀委監委開展紀律教育、實現常敲警鐘繃緊紀律弦的重要途徑之一,旨在加強警示教育,用身邊案教育身邊人,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遵紀守法、廉潔履職的自覺性。
近年來,龍門縣紀委監委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如通報違紀違法案例、參觀廉潔文化教育或警示教育基地、旁聽案件庭審、觀看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積極開展警示教育,做實以案促改,取得一定成效,為推進新時代龍門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吹響了“沖鋒號”。
辦理一個案子 教育一批干部
一場庭審,教育庭上庭下。在“庭審觀摩·以案說法”警示教育活動現場,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等環節,清晰還原了某村黨總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鄧某某和某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第四組原組長何某某的犯罪事實。在安靜嚴肅的氛圍下,現場旁聽人員認真聆聽,體悟其中的紀法原理,進一步以案明紀、以案釋法。
“看到曾經熟悉的同事坐在被告席上,感到惋惜和心痛。通過此次旁聽庭審,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時刻慎獨慎微,繃緊紀律之弦,以案為鑒,常敲警鐘。”一位現場旁聽人員有感而發。
“每當龍門縣紀委監委查辦的案件公開開庭審理,我們都會組織案發單位干部職工和其他單位同類型同崗位的相關人員旁聽庭審。”龍門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庭審觀摩教育活動是縣紀委監委開展警示教育的一項常規動作,通過現場旁聽,讓干部感受法庭的威嚴和加深紀法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以案示警,達到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據了解,2020年以來,龍門縣紀委監委聯合縣人民法院組織7場“庭審觀摩·以案說法”旁聽庭審活動,參與旁聽人數達250多人次。
為進一步督促組織案發單位和黨組織開展警示教育,龍門縣紀委監委會組織案發單位和黨組織針對本地本部門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認真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如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通報違紀違法被黨紀處分案例,教育警醒案發單位干部職工要遵紀守法、廉潔自律,達到“辦理一個案子、教育一批干部、凈化一方風氣、促進一地發展”的社會效果。
著力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
龍門縣紀委監委在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強化震懾的同時,著力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督促案發單位做實以案促改。
龍門縣紀委監委曾經查辦兩起社保系統干部挪用貪污社保資金涉及職務犯罪問題的違紀違法案件。該縣紀檢監察機關從查辦案件入手,深入剖析、查找根源,督促案發單位第一時間自查自糾,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建設,推動主管監管部門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深化改革,推動解決社保領域系統性腐敗問題;督促惠州市社保局龍門分局通過加強個人賬號密碼管理和提高業務經辦規范性等多種措施堵塞制度漏洞,并加強對村(居)社保服務平臺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加大對欺詐冒領社會保險基金行為的防控力度,嚴格控制、防范社保基金支付風險,杜絕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此外,龍門縣紀委監委對發生領導班子成員嚴重違紀違法案的單位,以書面形式提醒、督促案發單位及時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由案發單位領導集中閱看相關違紀違法人員黨紀政務處分決定、主要違紀違法事實材料或懺悔書等警示教育資料,由領導班子結合案件暴露出的問題,深入反思嚴重違紀違法案發生的原因,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對照案例,講清楚自身是否有與“案中人”一樣類型的問題,深刻吸取教訓,并從個案出發查找本單位管理監督上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實整改。通過召開以案促改民主生活會進一步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