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和“兩院”工作報告
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曉娜 特約通訊員郭敏 通訊員陳瑞鳳)2月7日上午,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市會議中心舉行。
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鄭則豐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作《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在回顧過去一年工作時,報告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一年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市委正確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履職、擔當作為。全年共召開常委會會議9次,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2部,聽取和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16項,開展執法檢查4項、專題調研49次,作出決議、決定6項,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88人次,圓滿完成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就如何做好今年工作,報告指出,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新高度彰顯政治機關新氣象。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跟市委工作節奏和步伐,依法履職、篤行不怠,確保人大工作與市委部署要求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二要圍繞高質量發展履職盡責,以新作為實現人大事業新進步。夯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根基,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認真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增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重點圍繞打造大產業、提升大平臺、突出大項目、狠抓大企業、營造大環境,以法治之力加快推進“2+1”現代產業集群、“3+7”產業園區建設,保障制造業當家戰略深入實施。強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規范,聚焦教育事業、營商環境、司法公正、社會治理等發展軟實力,開展義務教育法、醫保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執法檢查,監督推動重點交通站場環境秩序整治、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工作落實。發揮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優勢,圍繞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加強監督,全力督辦惠州市2023年民生實事,開展鄉村振興、職業教育、中醫藥事業發展、殘疾兒童保障、勞動就業、城市精細化管理等專題調研和監督檢查,推動在高質量發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三要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新舉措激發代表履職新活力。加強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落實“三聯”制度,擴大代表對人大工作的參與度。探索人大協商、立法協商的新路徑新形式,豐富“更好發揮代表作用”主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拓展代表聯絡站、立法聯系點等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功能,引導和支持代表更好發揮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作用。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效,健全和完善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工作機制,把代表履職擔當轉化為共建共治共享成效。四要恪守“三個務必”重要要求,以新擔當樹立人大機關新形象。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加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人大干部履職培訓,繼續完善工作制度機制,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效能,凝聚人大工作合力。大力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努力打造讓黨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治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機關、代表機關。
會議還聽取了市中級法院院長朱可勝所作的《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市檢察院檢察長楊宇所作的《惠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