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0.5億元比增3.1%
惠州社消零總額增速居全省第二
落實“歇業備案制度”助力市場主體養精蓄銳,發放7173.2萬元“惠民樂購”消費券鼓勵消費,舉辦多場汽車、家電促銷活動,打造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型消費集聚區……
過去一年,惠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落地實施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開展一系列促消費活動,積極開拓新興消費場景,打出高質量發展的促消費“組合拳”,穩定市場主體,刺激消費群體,激發消費活力。在惠州,街邊食肆煙火依舊,各大商超人流大增,企業車間機器轟鳴,戶外帳篷帶火“露營經濟”,消費季購物熱情在線上線下延展……
惠州海吉星水果區的水果種類豐富。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去年,全市消費市場在整體繼續呈現高活躍度的同時,繼續保持增勢。市商務、統計等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惠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040.5億元,同比增長3.1%,高于全國增速3.3個百分點、全省增速1.4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二。
落實促消費政策穩定市場主體信心
去年,受新冠疫情、高溫天氣等多重超預期因素的反復沖擊,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演化,消費市場受沖擊較大。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對經濟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為著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在去年疫情散發多發的背景下,惠州加強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實,穩定市場主體信心,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
“為加強服務,我們建立了重點企業分析和服務機制,重點對象是批零住餐四大行業及相關重點企業。”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從批零住餐四大行業中選出81家企業作為樣本監測企業加強數據監測,同時對18類重點品類企業和限額以上企業數據加強監測,為制定促消費政策提供精準依據;同時,建立重點企業掛鉤聯系服務機制,快速有效解決企業經營中的困難,加強重點企業溝通協調工作,及時掌握各行業、各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發展趨勢、堵點難點。
為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參與“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按照《2022年惠州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促進商業消費高質量發展事項)申報指南》,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省、市兩級專項資金獎補,共涉及資金2050萬元,支持項目571個,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商業消費促進活動的扶持和融資支持力度,激發商業流通領域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同時,在《惠州市促進商業消費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首店經濟、社區便民商業、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老字號創新發展等各項鼓勵措施,繼續加大對商貿企業發展的鼓勵支持力度。
同時,以商圈的提質升級帶動人氣與消費。去年,在安全防疫基礎上,我市持續支持重點商圈、步行街等商業綜合體發展,打造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型消費集聚區,在培育指導港惠商圈成功申報第二批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的基礎上,繼續培育指導西湖麗日、華貿天地、金山湖中心、博羅天虹商場、水東街等5大商圈開展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創建工作。鼓勵發展首店經濟,推進總部企業發展,截至目前,華貿中心、天虹、港惠等商家引進國際名表、國際高端化妝品、餐飲等各類首店100余家,進一步提升我市消費等級,填補我市在相關業態的空白。
發放7173.2萬元“惠民樂購”消費券
數據顯示,去年,惠州限上批發、零售、餐飲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市1759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完成銷售(營業)額1986.9億元(反饋數),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完成1242.9億元,同比增長14.9%;零售業銷售額完成685.3億元,同比增長11.1%;餐飲業營業額完成35.4億元,同比增長2.2%。
消費既關聯著經濟增長,也關聯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我市重點在消費“四大金剛”汽車、家電、餐飲、家居上發力,積極組織開展促消費各項活動,如“惠民樂購”系列促消費活動、“家520”促消費活動,以及汽車、家電系列促消費活動。
“我搶到400多元的消費券,加上商場打折促銷活動,我買了電飯煲、運動鞋。”市民陳池對搶“惠民樂購”消費券印象深刻。去年,惠州開展線上發放“惠民樂購”消費券活動,活動范圍重點在餐飲、零售、家用電器、文化旅游和住宿等領域。從實際成果看,兩期消費券共發放金額7173.2萬元,實際核銷金額6148.7萬元,核銷率達85.7%,拉動比為5.84,總訂單金額3.59億元。
消費券是“催化劑”,在點燃市民消費熱情的同時,也讓商家受益。“這對活躍全市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我們也積極推出百貨疊加購物金,讓消費者同時享受政府消費券、商場購物金及商家折扣三重優惠,同時推出餐飲專屬團券活動和主題活動,聯動商場48家餐飲商戶推出美食日專享活動,累積用券近1.1萬張。”惠州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會長、港惠購物中心總經理秘海英說。
以舊換新、汽車下鄉、汽車進廠、家電補貼、家電檢測……去年,我市開展一系列汽車、家電促銷活動,將觸角向鄉鎮、企業延伸,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其中新能源汽車與家電銷售穩步上揚。據統計,去年,惠州新車銷售124945臺,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27604臺,同比上漲130.94%,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達22.09%;受家電促消費活動及酷友等家電網絡零售領頭企業影響,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零售額達71.9億元,同比增長24.5%,位居全省前列。
“雙十一”購買力惠州排全省第五
“歡迎來到直播間,我身后的阿姨正在采摘楊桃。”在龍門麻榨楊桃直播專場活動現場,龍門網紅“三哥三嫂”再次把直播間搬到果園里,為線上網友熱情推薦麻榨楊桃。
在惠東,“惠東女鞋”APP服務平臺上線,本地鞋企可實現VR虛擬展示、對接國內外電商平臺,幫助鞋企走穩電商轉型道路。
在惠城,港惠購物中心去年7月通過線上直播聯動場內百貨、餐飲品牌推出吃貨節團購活動,產生4800多個訂單,線上踴躍的粉絲最終轉化成為線下的顧客,助力線下銷售的增長,實現線上線下的營銷閉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零售業務持續火爆,電子商務等新興消費業態發展勢頭迅猛,我市網絡零售持續升溫。數據顯示,去年,我市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完成112.3億元,同比增長47.8%,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速36.6個百分點,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速6.3個百分點,網絡零售額占全市限上零售額17.5%,較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另一組數據也在說明惠州線上的消費力量。在去年的“雙十一”中,京東數據顯示惠州在廣東各地市成交額排名中位列第五,而博羅縣在全省購買力最強縣中牢牢占據“榜眼”地位。不少惠州企業也迎來銷售新紀錄,TCL智慧家電全品類GMV(商品交易總額)突破34億元,同比增長60%;真維斯實現全網GMV達2.4億元,同比增長81%。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新一年開始,惠州“煙火氣”十足。在水東街、祝屋巷、港惠、華貿、懸崖咖啡廳、愛樹·白馬河畔、觀音閣伍號營地、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一批批游客和市民涌入,熱鬧場景再現。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消費熱起來了,經濟活力更足了。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李向英 通訊員劉煒 李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