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面對難題、學習堅持專注、熱愛外國文學……近日,惠州市第一中學馬卓儀同學收到來自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雖然在前一天已經拿到錄取通知書郵件,但馬卓儀和其父母還是想在第二天邀請班主任陳義一起拆開北京大學的通知書,感激班主任對她的栽培,共同分享圓夢的喜悅。
與老師同拆北大錄取通知書。
從容面對困難,獨立解決問題
面對生活的難題時,馬卓儀坦言,自己喜歡獨立解決問題,盡管家人、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都彌足珍貴,但是最根本“戰斗力”還在于自己。“每天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怕成績會掉下去”馬卓儀回憶起高三的日子時說道,“苦”是高三生活中最鮮明的基調,如何與“苦”相處是她在高三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馬卓儀表示,高三曾有段時間一直處于焦慮的狀態,一直失眠到半夜也睡不著覺。盡管馬卓儀已與父母溝通過,也看過醫生,但都無濟于事。馬卓儀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與自己短兵相接,才能從容擁抱高三之苦!币虼耍鎸κ,她選擇與書本做伴,失眠時選擇閱讀,手頭有什么書就去看,在閱讀中緩解焦慮的情緒。在班主任陳義眼中,馬卓儀是個獨立、全面發展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同時還注重身心發展,平時在體育課上積極鍛煉,甚至高三下學期學業緊張的時刻,她仍然會堅持運動,每天去操場跑兩圈來緩解壓力。
師生二人合影。
在學習上,馬卓儀同樣秉持著獨立解決問題的原則。班主任陳義在談起馬卓儀這位得意弟子時,他說道:“馬卓儀在學業方面專注力很強,做事情很實在,會把老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好,課上每個老師上課說過的話都會記得很清楚,在課下與老師討論學習問題。”數學是馬卓儀較為薄弱的科目,剛開始成績不太穩定,她在平時會積極與班主任兼數學老師進行溝通,有時候還會和同學交流。遇到錯題,馬卓儀會結合老師總結的知識點,在錯題本上歸納,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刷題。針對高三階段的每場考試,馬卓儀說:“我在每場考試之后都會將看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并結合課上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總結!彼表示,面對成績不太穩定的科目,她每次都會找科任老師溝通清楚,和老師分析這張答卷出現的問題。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自己的選擇
今年高考馬卓儀考了666分(歷史類),這是她高三以來最好的成績,目前已被北京大學俄語專業錄取。在院校選擇上,“初二的時候便參加了北京大學的研學旅行,在當時就已經有考取北大的想法。”馬卓儀說道,同時在去年暑假還去參加北京大學舉辦的夏令營暑假學堂,與北大的學長學姐、老師們一同交流,更加堅定前往北大的決心。于是在今年填志愿的時候便直接將北京大學作為第一志愿。
北大錄取通知書。
從小到大,馬卓儀就有閱讀的好習慣,在課余時間喜歡閱讀大量書籍,對人文歷史方面產生濃厚的興趣。馬卓儀媽媽回憶道,從小便會帶馬卓儀到書城、圖書館看書,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在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的引導下,馬卓儀便閱讀許多文學著作,如四大名著、《城南舊事》《悲慘世界》等書目。隨著閱讀的增長,馬卓儀長大后還廣泛涉獵英法俄等國的文學經典著作,還對懸疑推理類書籍產生興趣。
得益于這一優勢,在高一下學期的選科中,她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果斷選擇了歷史、化學、政治這一組合。在課余時間,馬卓儀還加入了學校的榕旭文學社,在社團里與志同道合的同學一同讀書、分享書評,在分享交流與思維碰撞中共同進步。由于馬卓儀從小接觸閱讀、熱愛閱讀,在高中時對外國文學更是情有獨鐘,于是在專業選擇時傾向于小語種方向,并結合北京大學招生老師的建議填了該校的小語種專業,最后成功被俄語專業錄取。
在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馬卓儀表示,自己也早早做足了功課,暑期便開始了俄語基礎課程的學習。馬卓儀還表示,今后還想選擇繼續深造,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文 惠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見習記者劉愷
圖/視頻 惠報全媒體記者姜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