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建威 特約通訊員郭敏 通訊員陳瑞鳳 何小娜)7月26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召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則豐、陳高燕、溫小林、袁清山,秘書長曾國華等常委會組成人員出席會議;市領導王濱、李俊玲,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各縣(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會議。溫小林、袁清山分別主持會議。
會議審議有關人事任免事項;審議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于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市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現有代表333名。
會議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齊抓共管,堅持預防為主,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緊盯交通、建筑、石化等行業重點領域防范化解安全隱患,加強對新行業新業態的安全監管工作;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不斷增強企業安全生產內生動力;加強各級應急能力建設,構建高質量安全執法體系;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持續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綜合治理水環境的議案結案報告》,決定批準該議案結案。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大監管力度,久久為功推動我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進水資源系統綜合治理,加強水環境安全保障措施,有針對性地促進解決污水處理設施運營、城市樓宇雨污分流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要發揮立法對水環境保護的引領保障作用,積極探索深莞惠流域協同立法,推動水環境長治久清。
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我市實施工業園區提檔升級行動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要保持戰略定力,錨定園區高質量發展方向;加大市級統籌力度,著力打造承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平臺;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招商引資策略,推動園區產業聚集和特色化發展;完善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2022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關于惠州市2022年市本級決算草案的報告》,決定批準上述兩個報告。會議要求,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加大對財政預算、審計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力度,運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做實做細審計整改工作;進一步規范預決算編報和預算執行管理,不斷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控。
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市政府將認真研究辦理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堅持走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全力打造經濟發展主要載體和引擎;強化審計監督,持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持續抓好安全生產法貫徹實施,確保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