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匠心筑夢 他們在職校實現人生蛻變
聽聽幾位職業技工學校畢業的惠州青年講述成才之路
暑期正是各職業(技工)學校招生旺季。孩子讀職業學校到底有沒有前途?未來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有不一樣的人生……相信這些都是家長關注的話題。其實,隨著職業(技工)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無數的青年學子通過學習手藝,掌握技能,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日前,記者采訪了幾位在職業技工學校里成長起來的惠州青年,他們有的待在車間,持續錘煉技術;有的重返校園,投入教書育人事業。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路徑,卻收獲了一樣的精彩。
李海濤:用技能之光照亮奮斗之路
李海濤是惠州市技師學院2022屆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畢業生,目前在華為機械有限公司擔任設備技師一職,工作職責是支撐數據中心量產設備搭建交付及升級改造,主要負責現場設備的維護保養等。
楊勝文
回憶起自己的技能學習之路,李海濤很是感慨。初中時他在家附近的一間私立學校上學,班里學習氛圍不是很好,年少的他也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中考自然沒有考出好成績。無緣高中,無奈選擇讀技工學校的頭一年,他整個人都處在頹廢狀態。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次全國技能大賽的宣傳活動上,當看到技能也可報國時,李海濤的心被徹底點燃。當時學校正組建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集訓隊,李海濤馬上報了名。當時他所在專業2個班有40多名同學報名,經過一輪輪的淘汰選拔,最終只有李海濤留到最后。“記得那時候因為疫情學校還沒有復課,我整整半年沒有出學校,一直在為比賽作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李海濤在2021年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中獲得銀牌,還獲“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比賽中兩家企業看中他嫻熟的技能和沉著的賽場表現,賽后就向他拋出橄欖枝,最終他選擇了華為。
“我最慶幸的是能夠在學校加入電氣自動化競賽隊,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更鍛煉提高了自己對于做事情的專注度,以及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態度。”李海濤說,讀技工學校的那幾年,他深刻認識到了技能學習的重要性。“希望在校的師弟師妹們珍惜在校的學習時光,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沉下心來穩扎穩打。抓住每一個機會,用技能之光,照亮前行奮斗之路!”
繆心怡:朝著熱愛的方向堅毅前行
繆心怡是惠州市技師學院2022屆模具制造畢業生,惠州市優秀共青團員、惠州市技師學院優秀畢業生,目前就職于廣東省利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負責機械設計。這個專業女孩子比較少,但繆心怡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
繆心怡
其實繆心怡中考時的分數可以上高中,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情況,她選擇學一門技術。“上學第一天,我就被海報上‘惠州市技師學院十大文明學生’深深吸引,這也是學校授予學生的最高榮譽稱號,他們成為我的榜樣。我不想留下遺憾,我想散發屬于自己的光芒。”繆心怡說。
女生學模具可不像其他專業的女孩,她們需要跟機器打交道。“我記得那時候學鉗工,需要拿著銼刀磨鐵,手磨出泡是常事。當時實訓室又在樓頂,比較熱,非常考驗耐力。”在校期間,她主動報名參加省一級技能競賽,希望不僅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學扎實,更希望朝著“大國工匠”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她參加了廣東省CAD機械設計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學生組個人二等獎和團體二等獎,參加第三屆廣東省技工院校小發明小制作比賽獲得三等獎。
在校5年,繆心怡積極參與學生會工作及協助班主任開展各項活動,先后擔任班主任助理、學生會主席。多次獲得學院“一等獎”獎學金、“技能之星”“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第九屆惠州市技師學院十大文明學生及2019年“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繆心怡一直朝著熱愛的方向前行。如今她選擇熱愛的崗位,努力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在“打怪升級”的路上堅毅前行。
楊勝文:不管起點如何都要不斷努力
你這么年輕就做老師啦?每次面對別人的驚嘆,楊勝文內心都覺得無比自豪。今年23歲的他已做了3年多烹飪專業的老師。“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成為老師。”而這完全因為學習了自己喜歡的技能。
李海濤
中考失利曾一度讓楊勝文看不到未來,沒有機會上高中,他選擇上技工學校,并報讀了惠州市博賽技工學校的烹飪專業。“選這個專業主要是我對吃很感興趣。”磨刀、拋鍋是楊勝文學習到的第一個技能,這也是專業里最基本的技能,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學校管理很嚴格,我們的教室就像酒店的后廚。”慢慢地,楊勝文在專業學習上越來越深入,老師的教導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在校期間就已參加了很多技能比賽,還取得不錯的成績,曾獲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比賽中式烹調師(新秀組)項目第三名、惠州市“粵菜師傅”烹飪職業技能競賽——中式烹調(廚王組)一等獎,還被市人社局授予“惠州市技術能手”稱號。
畢業后,楊勝文應聘到一家酒店后廚打荷(酒樓廚房的一種分工)。工作了2個月,老師就向他拋出橄欖枝,邀請他返校做任教。“老師說返校當老師可更深入地學習專業知識,而且我很感恩學校對我的培養,就答應了。”于是楊勝文就回到學校,主要負責烹飪專業的日常教學,每周8節課。“當老師很有成就感。”因為自己就是技能成才的受益者,在教學中,楊勝文經常拿自己的故事激勵學生。“不管過去的起點如何,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努力,一定可以通過另外的路徑走向成功。”
為了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楊勝文平時積極學習,有空就提前練習,利用寒暑假參加各類培訓。未來他想繼續做老師,如果有機會和條件,他想開一間屬于自己的中餐廳。
劉偉東:用加倍的努力和汗水去奮斗
從學徒到師傅,再到現在管理14人團隊的組長,22歲的劉偉東只用了3年時間。這也是因為他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學習到一門技能。
劉偉東
在中考中,劉偉東也算是失利者,當時他覺得人生失去了目標,感覺沒有方向。在挑選技工學校時,他看到惠州市博賽技工學校招生簡章上自動化專業的介紹,非常感興趣,就上網去搜索更多關于這個專業的介紹,了解到自動化未來的發展前景后,他毫不猶豫地報讀。因為對專業感興趣并提前有了解,在之后的學習中,劉偉東學習起來非常努力,也信心滿滿。“剛開始我們就從最基礎的手動操作開始,不斷學習,不斷練習。慢慢打下基礎再過渡到自動操作。”在校期間他各方面表現優秀,先后獲得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等榮譽稱號。
畢業時,眾多企業進校園選才,劉偉東因表現優秀成功入職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剛開始就從學徒做起,他踏實肯學,很快就完成學徒、師傅、組長三級晉升,“在公司22歲做組長的人比較少。有時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我解決了,那時候還挺有成就感。”他多次在公司舉行的各類技能比賽中獲獎,比如2020年獲得分公司第一屆技能比武大賽第一名,2021年獲得公司數控技能比武大賽三等獎,2022年8月獲得公司機械加工技能比武大賽一等獎。
雖說在技能上有了一定成就,但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希望接下來學習多一些編程方面的知識。“我就是學習技能的受益者。”學習技能的路上,大家先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自己要首先邁出那一步,如果沒有特別的天賦那就用加倍的努力與汗水去完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通訊員張玉坤 鐘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