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秋遇上國慶,這份“雙節”出行提示請收好
惠州交警發布中秋、國慶假期交通安全出行錦囊
當中秋遇上國慶,長達8天的歡樂假期即將來臨,屆時將迎來新一輪交通出行高峰。9月27日,惠州交警特制中秋、國慶假期交通安全出行錦囊——“兩公布一提示”。預計9月28日下午、29日上午和10月5日下午,全市將出現3個波次出行高峰,整體呈現集中出程、分散返程、持續高位運行的特征。惠州交警提醒大家提前了解路況,合理選擇出行時間、路線和出行方式,主動防范交通事故風險,共同營造安全暢通和諧的節日氛圍。
往粵東、粵北及我市熱門景區車流將明顯增加
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從9月29日至10月6日共8天,期間將實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車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預計群眾出行需求高漲且集中釋放,我市道路交通將呈現“三個集中、一個上升”(高速公路出行集中、自駕旅游出行集中、潮汐車流集中,安全風險上升)的特點。
同時,適逢中秋佳節等團圓歡聚時刻,探親訪友、聚餐聚會增多,預計旅游市場將延續暑期的火熱景象,中長距離景區游、鄉村游、農家樂活動將增多,客貨交織混行,事故風險上升。
根據往年情況,結合大數據交通流量預測,預計中秋、國慶假期全市將出現3個波次出行高峰,整體呈現集中出程、分散返程、持續高位運行的特征。其中9月28日15時至29日凌晨1時將迎來第一波出行高峰,車輛集中由市區往粵東西北及外省地區擴散;9月29日9時至15時出現第二波高峰,高峰流量較前一日減少,但仍保持高位運行;10月4日部分返程車流開始出現,10月5日、6日將出現返程高峰,返程整體交通壓力持續時長超過出程。
根據我市往年情況及今年交通實際,珠三角地區途經我市高速公路往粵東、粵北及我市熱門景區車流將明顯增加。預計短途和長途返程車流疊加,進城道路、橋梁隧道路段,高速公路合流路段、服務區、收費站容易形成交通瓶頸,出現車輛緩行擁堵車龍。
其中往粵北方向的武深高速;往江西、河源方向的長深高速、廣龍高速、廣河高速;往粵東方向的甬莞高速,以及連接海邊景區的廣惠高速東延線、惠深沿海高速大亞灣至廣惠高速東延線立交路段等將面臨較大交通壓力,立交合流、服務區及隧道路段易出現交通擁堵。
出程高峰擁堵風險較高的高速路段有惠河高速小金口合流路段、泰美服務區路段、麻陂至石壩路段;濟廣高速沙河服務區及白花路段;惠大高速與廣龍高速合流的水面嶺立交路段;廣惠高速東延線牛牯墩立交至巽寮收費站路段;甬莞高速蓮花山隧道路段、良井服務區及瀝林服務區路段;廣河高速與武深高速合流蒲田互通路段;深汕高速淡水及湖東事故隱患治理路段等。
返程高峰擁堵風險較高的高速路段有甬莞高速良井服務區、佰公凹隧道、鎮隆立交及瀝林路段;廣龍高速橫瀝停車區路段;惠河高速泰美服務區路段;深汕高速臨近深圳交界的淡水路段等。
國省道易擁堵路段有惠州市區江北金龍大道;惠州大道馬安路段;G324線惠東稔山墟鎮及大埔屯路段;G205線惠陽鎮隆青草窩路段,博羅四角樓及楊村墟鎮路段。
結合往年情況,從道路安全形勢看,節前1天和假期第1天事故相對多發;14~16時、17~19時事故多發。請廣大駕駛員謹慎駕駛,保持安全車速、車距,安全文明出行。目前,廣汕高鐵已開通,惠州新增一條連通廣州的大通道,惠州南至廣州東只需1小時,建議大家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避免擁堵。
全市重點景區周邊將出現較大交通壓力
預計中秋、國慶假期,市區西湖、紅花湖、植物園,惠東巽寮、大亞灣小徑灣、博羅羅浮山等景區客流量較大,周邊道路將出現較大交通壓力。擁堵風險較高的路段有惠州西湖景區周邊環城西路、下角東路、鱷湖路及紅花湖路;羅浮山景區羅浮大道濟廣高速出口至景區門口路段;惠東巽寮灣周邊X210全線;大亞灣石化大道小徑灣、十里銀灘附近路段。因氣溫逐步上升,往巽寮灣和大亞灣海濱景區的客流將大幅增加,廣惠高速東延線、X210線將會出現較長緩行車龍。沿海高速大亞灣霞涌、小徑灣出口路段預計會出現排隊車龍。
惠州交警將加大對景區周邊的巡邏管控力度,請計劃前往的游客注意出行安全,時刻留意路況,參考繞行路線或錯峰出行,及時躲避擁堵。
我市轄區部分路段將實施限流限行措施。其中國慶等重大節假日和春運高峰期間廣東省內高速公路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通行;根據《關于巽寮、平海、港口沿海旅游景區對重中型貨車及危化品運輸車輛實施限行交通管制的通告》有關規定,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惠東沿海景區仍對4.5噸及以上貨車和危化品運輸車實施限行交通管制;大亞灣黃金海岸、小徑灣景區,按照3.5萬人限流,建議游客提前網上預約做好計劃前往。
惠州交警提醒,假期出行,請廣大市民提前檢查好車況,可通過“惠州交警”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及時了解出行沿途天氣、交通流量、交通管制區域分布情況,舉報占用應急車道行為。
中秋國慶假期,惠州交警將保持“滿格”在線,持續強化交通保障及交通秩序整治,加大對違法停車、酒駕、超速超員、涉牌涉證、占用應急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努力營造安全有序的通行秩序。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特約通訊員鐘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