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融入多項非遺!惠州原創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上演

原標題

以舞蹈重塑“省港大營救”傳奇故事

紀念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 惠州原創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上演

  大幕拉開。

  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因皖南事變遭受國民黨迫害轉移到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人,再次陷入日寇的魔爪威脅之下,處于命懸一線的危急之中。黨中央、南方局一直關注著香港戰局和在港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名人的安危。一場由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廣東各級黨組織及東江游擊隊攜手的秘密大營救由此拉開序幕。

  11月24日,由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出品,惠州歌舞劇院具體創排演出的惠州原創大型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連演兩場。秘密營救險象環生,革命先輩步步為營……以舞蹈重塑“省港大營救”傳奇故事,瞬間將滿場觀眾帶回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歲月。

  融入多項非遺 惠州元素滿滿

  1942年的新春,惠州東湖旅店(秘密交通站)仍處在白色恐怖當中。中共黨員盧偉如夫婦(化名羅衡夫婦)為保護文化人士成功轉移,佯裝成香港客商提前入住旅店,慷慨為其他客人置辦年夜飯。與此同時,廣東惠州及東江縱隊地下黨組織為接應愛國文化人士安全轉移筑起了一道道“看不見的安全防線”……在惠陽地區地下黨組織的默契配合下,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一次次穿越封鎖線,成功轉移至抗日根據地。

《1942穿越封鎖線》劇照。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惠州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沃土,營救中國文化名人,有力守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我們懷著使命感,深挖紅色資源,開展藝術創作,既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又有現實意義。”惠州市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鐘亮說,在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時刻,出品紅色文藝精品,讓紅色文藝綻放時代光芒、傳承信仰力量。

  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圍繞“誰救”和“救誰”編排了四個章節,分別是“封鎖”“夜奔”“周旋”“出路”,外加序幕和尾聲,運用電影感敘事及蒙太奇式表現手法,多維度、多形式表達出宏大的歷史敘事。與此同時,該劇一改單一的舞蹈表現形式,通過8塊背景板移動變化,樓上樓下,臺前幕后,時間與空間,舞段與場景,音樂與色彩,構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審美效果,給觀眾以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如“夜奔”中,茫茫的黑夜,忽明忽暗的燈影下陰森詭異;山間的土路,日偽隱形,敵特四伏,一束強光照射劃破黑暗,黑衣人的穿梭閃現,突出了“穿越”時的驚心動魄……

《1942穿越封鎖線》劇照。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舞劇中大膽采用惠州本土文化元素,則是《1942穿越封鎖線》的又一個亮點。

  大海邊,沙灘上,漁家姑娘在歌唱,文化人士在東江游擊隊的武裝護衛和漁民的幫助下,趁著黑夜劃著小艇偷渡過海,安全登陸。優美的漁歌悠悠傳來,由遠而近,數十個漁家姑娘跳起了竹笠舞,伴著麒麟舞的雄渾節奏變換著舞段和造型,把慶祝文化人士安全抵岸的喜悅心情推向了高潮。

《1942穿越封鎖線》劇照。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一幕幕燒殺搶掠、城市淪為廢墟、人民陷入苦難的實況震痛了文化界人士的內心,安全轉移后的他們憑借各自專業以筆為刃、以鏡頭為語、以劇作為抒發,一篇篇報道、一封封書信、一聲聲謳歌喚醒國人血脈、堅守傳統文化。文脈與國脈相系,文脈綿延,國脈永續。隨著劇情的推進,現場觀眾也實現了情感共鳴:“舞臺上的救援太驚險了,我深深感受到那段歷史的沉重和驚險!”“整部劇不僅是對惠州文化的呈現,更是探究了惠州文化和東縱文化的‘根’與‘魂’。”

  為惠州紀念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1942穿越封鎖線》成功入選第十五屆廣東省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名單,此次終評的藝術作品共有40部,涵蓋了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戲曲、木偶劇等多個藝術品種。

  事實上,在前期的推敲和打磨中,這部劇便贏得了不少省內外專家的認可。

  “這部舞劇仿佛把我們代入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情節跌宕起伏,不同舞蹈類型傳遞著不同的情緒情感,豐盈著不同的情節,讓觀眾的心情隨著劇情而跳動。”國家一級導演何川說,緊湊的劇情將舞劇張力顯著提升,編導采用平行蒙太奇的創作手法,地下黨員、愛國人士與國民黨便裝暗藏形成“我中有敵敵中有我”的態勢,依靠燈光、音樂、舞美推進變化。更為巧妙的是,它運用舞臺空間8塊背景板隨劇情移動,同時融進了富有嶺南特色的音樂元素,以及年橘、舞麒麟等廣東過年時特定的道具符號,讓觀眾目不暇接。

《1942穿越封鎖線》劇照。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郭磊認為,該劇整體呈現不錯,思想性、藝術性融合得非常好。該劇的舞蹈形象突出,音樂也不錯,有緊張感、厚重感,同時將廣東惠州本土的民俗元素運用于其中,采用了國家級非遺惠東漁歌、省級非遺舞麒麟,呈現出地方文化特色。“作為一個基層文藝院團能排出這樣一臺藝術性、專業性、觀賞性強的舞臺藝術作品,實屬不易!”

  “我們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永遠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國家一級導演閆兵說,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的舞臺場景變化采用了電影蒙太奇的語言,通過新穎別致的背景板,不僅增強了故事感,也更加吸引觀眾。這部劇的核心是紅色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卻依然生生不息。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推進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的打磨提升,將該劇打造成獨具惠州特色的精品演出項目,讓更多的人從中得到思想和精神的洗禮。”市委宣傳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市互聯網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鄧華表示,惠州也將不斷深挖和豐富東縱文化和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內涵和底蘊,通過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精品,以文藝之美輝映黨史之光,進一步講好惠州故事,傳遞惠州好聲音。

東縱后人組團來觀看《1942穿越封鎖線》,演出結束后合影留念。

  省港大營救被著名文學家茅盾稱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是東江縱隊的前身——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作為主力之一實施的營救。今年是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記者了解到,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追尋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紅色記憶,我市將舉辦紀念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動。舞劇《1942穿越封鎖線》即為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文藝創作為黨員干部學習弘揚抗戰精神上一堂生動黨課。接下來,我市還將以“不朽的榮光——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紅色記憶”為主題,組織開展紀念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座談會、“追尋東縱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全媒體宣傳活動、牽頭成立東江縱隊紀念場館聯盟、保護提升東縱主題紅色舊址、推出相關文藝作品和出版物等紀念東江縱隊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動,進一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譚琳 通訊員鄭梓予

編輯:任己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深圳市| 西平县| 普定县| 定边县| 兴宁市| 济阳县| 泸州市| 元阳县| 九台市| 梁河县| 疏附县| 定陶县| 高陵县| 都安| 美姑县| 河津市| 页游| 三穗县| 北辰区| 怀集县| 远安县| 石楼县| 宁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洛阳市| 英吉沙县| 安化县| 安塞县| 桦南县| 五寨县| 鹤峰县| 永昌县| 太湖县| 牟定县| 满洲里市| 新河县| 马公市| 锦屏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