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學校開辦至今,從單一電腦培訓,到如今成為有近20個專業的中職學校,惠州市金山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金山職校”)緊跟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在全面分析惠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及本校的歷史沿革和專業設置情況基礎上,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經過近30年的職業教育辦學歷史和經驗沉淀,去年4月,金山職校龍和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對金山職校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多措并舉 強技厚德育匠才
金山職校創新“素養與技能并重、升學與就業齊驅,推動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和諧統一發展”的人才培養新途徑,以成功教育、國防教育和國學教育等為德育載體,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該校特別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健全人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進步,在交往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入團宣誓、黨建文化、國學傳統文化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子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學校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和特長的舞臺。
中職學生普遍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如何幫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質尤為重要。金山職校秉承“德育為先、技能為本、發展為重”的辦學理念,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德育目標,為社會培養具有“形象好、氣質佳、行為美、品行端、作風正”和“基礎厚、理念新、思維活、能力強、技藝精”的德技雙高人才。
成功教育理念,是金山職校的特色教育之一。學校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和特長的舞臺,讓每位同學都能重塑自信,立志成為眼里有光、心中有夢想、肩上有擔當的人。今年4月,學校舉行“紀念五四運動104周年大型舞臺情景劇《豐碑》”主題晚會,學生們用心用情精彩演繹,生動再現了當時的崢嶸歲月和奮斗人生,也在心里種下愛國、責任和擔當的種子。
該校以國防教育和國學教育為載體開展德育工作。5年前,金山職校開設國防預備役班,以“全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樹立學生國防意識和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用心鍛造軍地兩用人才”為總體目標,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國防教育活動。經過嚴格的軍事化訓練,國防預備役班學生形成了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覺、生活自理、心理自健的優良品質,在學校里發揮標桿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國防教育社團”在第四屆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優秀學生社團成果展示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建國防教育特色專業 樹金山職校德育標桿”獲得2022年惠州市“三全育人”精品項目。
注重技能培訓 推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金山職校以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工藝美術、建筑裝飾設計、電子商務5個主干專業為重點專業建設,以新能源汽車應用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美發與形象設計、護理4個專業為特色發展方向,重視實踐技能,培養知行合一新人才。學校自成立以來,累計為惠州及周邊地區培養了3000多名技能型人才,畢業生當年平均就業率達到96%。
該校大力開展師生技能培訓,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給師生提供一個展示職業技能的平臺。同時,還實施各專業技能實訓,開展模塊實訓,加強各類實訓室建設,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共同提升教師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學校重視實踐技能,培養知行合一新人才。
據介紹,該校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全方位推進“引企入教”,改革創新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育人不斷深化。該校充分發揮企業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與企業聯合構建了實踐教學訓練體系。成立了由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請專家結合市場需求和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實訓計劃,編輯和整理了大部分專業的實訓指導書,使學校的教學實訓與人才市場實現零距離接軌。
學校創新校企深度合作運行機制,從前期的“用工合作”轉向產學結合、訂單培養等方面縱深發展,與許多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與惠州雷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惠州僑興集團、惠州拓邦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采取幫扶減免學費、生活費等方式,成立拓邦班、雷曼班、僑興班,定向培養企業崗位需要的電子與信息技術、LED光電技術等方面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暢通學生就業渠道。實習生、畢業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努力工作、勤奮學習,普遍受到了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好評,企業滿意率90%以上。
文 惠州日報記者葉麗莎
圖 惠州日報記者姜勁宇 通訊員彭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