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是見面互稱“膠己人”的潮汕地區。逢年過節,這里除了常規的祭拜習俗外,最有特色的當數各種年俗活動,無論是城里還是村里,都少不了醒獅巡游、英歌舞表演等,規模無論大小,都能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為春節增添濃濃的年味。
潮汕英歌舞。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攝
咚咚鏘咚咚鏘……2月10日(大年初一)早上9時,睡懶覺的人兒還未醒來,揭陽市榕城區街上的醒獅鬧春活動就開始熱鬧起來了。歡樂的鑼鼓聲劃破初春的平靜,五彩祥獅騰躍而起,鑼鼓聲響徹一條又一條街道。只見醒獅配合著鑼鼓的節奏躍然而起、騰挪翻轉,活靈活現的形態動作博得現場群眾陣陣喝彩。醒獅隊伍從主干道穿到巷子,從熱門景點穿到賣年貨的店鋪前,每到一處,鑼鼓喧天,醒獅齊舞,人頭攢動,喜氣洋洋。點睛儀式后,“點醒”后的龍獅仿佛被喚起,撲騰跳躍,精神抖擻,神采飛揚,寓意新的一年繁榮昌盛、百業興旺。
大年初二是傳統的“回門日”,就是女兒回娘家、女婿給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我帶著家人從揭陽市區回到汕頭市潮陽區。在這里,過年氛圍最濃的傳統民俗活動是潮汕英歌舞。英歌舞是在潮汕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文化藝術,其舞蹈具有濃墨重彩的扮相,融合戲劇、舞蹈、武術等元素,表演過程中體現了力與美的結合,表演風格大氣、豪邁、激昂、熱烈,讓人過目難忘。
近年來,潮汕英歌舞在社交媒體上大火,甚至走出國門進行表演。逢年過節,許多人不遠千里驅車前來,只為現場看一眼英歌舞。在現代傳播力量的加持下,英歌舞這一傳統藝術在“出圈”路上一路“狂飆”,重煥新生。而對于外出的游子來說,一旦英歌舞樂聲響起,濃濃的鄉愁便有了寄托。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潮汕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