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它創造了“惠農速度”;在支持鄉村振興中,它彰顯了“惠農擔當”;在服務消費民生里,它傳遞了“惠農溫度”……在惠深耕45年,中國農業銀行惠州分行(以下簡稱“惠州農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黨建固基,切實把黨建工作嵌入全行中心工作和經營管理全鏈條,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開創新局面。
2023年,該行存款和貸款均創歷史新高,不良貸款持續“雙降”,在市場份額和系統貢獻度上實現了“雙提升”。在一串串喜人的數據背后,是惠州農行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凝聚發展合力的真實寫照,也是該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黨業深融:“紅色能量”驅動高質量發展新篇
黨建引領,砥礪前行。在金融行業的激烈競爭中,惠州農行以“融合”為基石,“紅色能量”為驅動力,實施創新性的黨建融合戰略,為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通過“四個聚焦”“四個融合”,該行不僅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經營的深度融合,更為惠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焦整章建制,深化制度融合。惠州農行黨委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經營同部署、同考核、同推動,制定出臺7項黨建工作制度,將二級支行黨支部業務評價與黨建考核深度融合,強化黨建引領,提升黨員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政治素質,擦亮惠州農行“惠·黨建”品牌,助力建設高素質、善戰的黨員隊伍。
聚焦強根鑄魂,深化思想融合。惠州農行嚴格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志愿服務等活動,并加強黨支部組織生活的落實與檢查,從員工的思想深處推動融合,確保黨員干部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
聚焦氛圍營造,深化文化融合。惠州農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入紅色基因,通過嚴格落實黨員示范崗、責任區建設,并建成黨建館、展示優秀黨員事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此推動全行工作的全面進步。
聚焦服務大局,深化黨業融合。惠州農行通過攻克業務重難點、開展外聯共建活動,深化黨業融合,不斷激發黨員隊伍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有效推動業務發展,實現該行黨委與近20家單位共建,全行黨支部與180多家單位結對,帶動業務蓬勃發展。
服務實體:緊密圍繞大局創造“惠農速度”
挺立潮頭,勇挑大梁。在黨建引領之下,惠州農行緊密圍繞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定扛穩潤澤實體擔當,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創造了“惠農速度”,以金融“源頭活水”,澆灌出城鄉高質量發展萬千氣象。
“項目投資金額大,建設時間短,融資需求十分迫切,對金融機構的產品和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廣東惠州大亞灣區某能源項目投資方相關負責人坦言。該項目規劃建設兩套千瓦級的熱電聯產機組,總投資金額近40億元。惠州農行主動服務,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經過緊密聯動和不懈努力,最終廣東農行成為該項目銀團牽頭行,并獨家承貸租賃部分無追索權保理業務,合計提供20億元融資額度,護航項目順利推進。
緊跟惠州市“工業立市”和“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步伐,惠州農行主動出擊,支持本地重大集群、平臺及項目建設,當好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該行累計投放實體貸款221億元,占比達97.6%。制造業貸款比年初增量24億元、綠色信貸增量44億元、戰略新興產業貸款增量51億元,增幅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長水平。
在交通基礎設施及大灣區建設方面,惠州農行同樣大有作為。圍繞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和大灣區建設規劃,該行重點支持了多個重大項目,如中廣核太平嶺核電站等,投放貸款數十億元。
惠州農行還不斷推動普惠金融向縱深發展。在制度上,該行建立了“一把手”責任制,將普惠金融業務完成情況與一把手、領導班子掛鉤,實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同時,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實施穿透式激勵,壓實網點辦貸責任,推動全行形成“敢貸、愿貸、真貸”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彰顯“惠農擔當”助力產業興旺
戰鼓擂響,弦歌高奏。在惠州鄉村的大地上,一個個產業項目拉開了發展框架,在惠州農行的金融助力下,特色優勢產業欣欣向榮,小農戶與大農業有機銜接。一直以來,惠州農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和“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知重負重,擔責盡責,依托資金、服務、渠道優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非常感謝農行的鼎力支持,不僅幫我實現了創辦農家樂的夢想,還助力完成了裝修升級的工作。”惠東縣安墩鎮的鴻業農家樂負責人饒國棟回憶道。因資金不足,饒國棟開設農家樂的計劃曾一度受阻,是惠州農行提供的30萬元“惠農e貸”助其實現夢想。在他面臨裝修升級資金短缺時,惠州農行再次伸出援手,通過“惠農e貸·鄉旅貸”提供200萬元低息貸款,為鴻業農家樂農家樂提質運營奠定基礎。
2024年以來,惠州農行根據當地鄉村、農民實際需求,積極對接省行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全力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效。其中,具有高額授信、循環使用、長期限、信用方式和靈活還款等獨特優勢的“惠農e貸·鄉旅貸”,為鄉村旅游經營戶提供了強大的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惠州農行累計投放“惠農e貸·鄉旅貸”300多筆,金額高達2.2億元。
為進一步深化鄉村振興的服務機制,惠州農行將服務鄉村振興納入考評體系,并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推動責任落實,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
同時,該行還積極探索“黨建+鄉村振興”的融合新模式,以黨建外聯共建為抓手,推動基層黨組織與各類單位結對共建,打通鄉村振興與黨建共建的堵點。該行還定期與共建單位交流,普及金融知識,宣傳鄉村振興政策及農行惠農服務。截至目前,惠州農行已與超300家單位達成合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工作格局。
為了激活鄉村振興的“源動力”,惠州農行全面加強了鄉村振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該行通過多種方式增配和優化基層網點客戶經理隊伍,去年至今已增配13人。惠州農行還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和黨員先鋒隊,并選派了39名經驗豐富的干部到鄉鎮掛職,以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一線生力軍,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惠愛向善:堅守穩健經營傳遞“惠農溫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金融服務領域,惠州農行始終堅守穩健經營的原則,以惠愛之心向善,致力于在服務消費民生中傳遞“惠農”溫度。他們不僅注重業務的發展,更重視風險防控,確保每一位客戶的資金安全。
在內部管理上,惠州農行進行了人事改革創新,加強人才培養,激活發展動力。為了持續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該行全年精心遴選了30名優秀人才,并創新青年員工培養模式,對近三年新入行員工實行三年班級制培養,培育懂信貸、懂理財、懂合規的專業人才隊伍。此外,惠州農行還通過實施信貸“金苗工程”,開展多項培訓和資格考試,以提升全行員工的專業素質。
為營造“向上向善”的企業文化,惠州農行明確了各隊伍職責,實施績效與貢獻掛鉤的激勵機制,并制定了《企業文化三年規劃》,組織各類文體活動,開展“最美惠農人”評選,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行愛心義拍和志愿活動,以“農行綠”溫暖這座山海之城。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
通訊員林曉茹 葉逸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