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18年前,謝旭琛從華北電力大學畢業,進入惠州變電運維生產一線。18年來,他用勤奮敬業的腳步,丈量著轄區的每一寸土地。
從毛頭小伙到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從獲評部門先進個人到惠州市首席技師、惠州“鵝城工匠”、南方電網十大杰出青年、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這就是謝旭琛的閃光履歷。18年來,他用真情守護著萬家燈火,更用創新和實干,書寫著新時代基層供電人的風采。
謝旭琛(右)和團隊在排查回路故障。圖片受訪者提供
銳意進取,研制出接地線電動操作裝置
“扎根設備,既要做好傳承,又要不斷研究新技術,推進技術革命,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提升電網在未來市場中的競爭力,這也是我接下來工作的重點。”近日,剛參加廣東省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歸來的謝旭琛,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是謝旭琛干事創業的支點。多年來,他不斷地推陳出新,通過產品研發、技術改造等解決日常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
10kV開關柜是重要的電力設備之一,在電力行業廣泛使用,但因結構緊湊、載流大等原因,開關柜往往因發熱引發故障。謝旭琛在原工藝基礎上,獨創10kV GN22-12型大電流刀閘透光驗收法,成功解決開關柜大電流刀閘發熱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設備健康運行水平。
在變電運維日常工作中,手動裝拆接地線是一大難題。“經常一段10kV母線停電,連壯實小伙子都會累得滿頭大汗。”謝旭琛說,針對這一難點,他和同事一起不斷修改設計方案,最終研制出接地線電動操作裝置,減輕了工作難度,減少了停電時間,該成果獲得南方電網工作室優秀成果最具推廣價值獎。
……
從業以來,謝旭琛始終堅持腳踏實地,銳意創新,積極推進電力生產技術變革和創新。他牽頭開展了31個創新項目,獲各級各類科技獎40項,擁有國家專利45項,發表技術論文22篇。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作為廣東省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謝旭琛踐行自己的帶頭人作用,做好傳幫帶工作。他多次擔任廣東電網技能鑒定考評員,編寫了培訓教材11萬多字,參與電力工人技能培訓,開展技能培訓200多場次,累計培訓5000多人次,培養了一大批變電人才,包括高工高技26名、專家22名。
沖鋒在前,負責完成近百次變電工程基建和技改項目
一線工作十分艱苦,尤其是變電運維工作。多年以來,謝旭琛憑借良好的工作作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堅持做到生產任務干在前、困難當頭搶在前,成了同事眼中的“開荒牛”。
2015年,謝旭琛擔任惠州供電局第五座500kV變電站——崇文站的籌建負責人。“記得當年面對一片荒山,他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與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安裝工藝、設備調試及數字化轉型等工作,并指導現場施工。”崇文巡維中心值班長王祥東說,在謝旭琛的帶領下,崇文巡維中心的建設進展非常順利。
在崇文站歷時19個月的建設過程中,謝旭琛共發現缺陷400多項,提出設計優化86項,重點把關設備工藝及隱蔽工程驗收,最終實現崇文站的優質投產,年輸電105.12億千瓦時,大大提高了大亞灣國家級石化區電力保障能力。
此后,在謝旭琛主動請纓下,他又參與負責220kV巨力站、220kV綠灣站等重點工程的籌備建設,建成投產后有效解決了惠陽片區及大亞灣北部石化區部分110千伏變電站單電源供電問題。
從業以來,謝旭琛負責完成了500kV能博線等33項擴建工作及500kV鵝博甲線保護改造等63項技改工作,巡視發現并組織處理ABB開關螺栓斷裂、MWB電壓互感器漏油、泰開220kV GIS開關異響等32起重大缺陷隱患,確保了設備健康可靠運行。
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是謝旭琛面對工作的積極態度。18年來,對工藝有著極致追求的他,憑借豐富的專業技能和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實現12萬余次操作無差錯,最大程度上提高供電可靠性,有力保障了轄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為一名新時代‘供電人’,就要永葆初心,擔當作為,守一隅之地,護一方光明。”謝旭琛說,今后他將傳承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