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廖杰文)惠州困難群眾可申請白內障復明手術費用救助。近日,惠州市衛生健康局、市民政局聯合印發《惠州市2025年困難群眾白內障患者復明項目實施方案》,旨在落實省衛生健康委相關通知精神和2025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推動我市困難群眾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高質量完成任務。
《方案》聚焦白內障等眼病防治和低視力康復,結合我市困難群眾眼健康需求,提出為全市困難群眾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對因手術費用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給予救助,使符合白內障手術條件的困難群眾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實現“發現一例、治療一例、康復一例”的目標。
《方案》所提及的困難群眾,是指經民政部門認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對象,且有關證書在有效期內的。
《方案》提到,全市符合白內障手術條件的困難群眾(即困難群眾中罹患白內障、達到手術條件、原則上矯正遠視力低于0.3的患者),按照“就近、就急、安全、自愿”的原則,到縣域或市域內具備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的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患者出院后1周、1個月、3個月醫院要進行隨訪,進行護眼指導,監測視力恢復情況,幫助患者適應術后生活。原則上縣域困難群眾白內障患者在縣域內接受手術治療,疑難危重患者可轉診至市區醫療機構治療。
關于醫療費用救助,《方案》提到,患者出院時,先行墊付經醫保報銷后的自費部分,再向民政部門申請臨時救助,按相關規定報銷自費部分的費用。申請流程:向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臨時救助申請,申請應當提供家庭成員戶口簿、二代身份證,相關醫療支出憑證。
項目完成時限為2025年12月底。《方案》要求,各醫療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制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要重點加強眼科能力及人才隊伍建設,保證手術人員基本素質過關、技術水平過關,為特殊患者(如高齡、合并其他疾病)制定個性化方案等,將手術并發癥和術后不良反應控制到最小幅度,縮短恢復時間,保證手術治療效果。市級眼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要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專業優勢,加強對有關醫院眼科的質控評估,定期檢查有關醫院的白內障手術成功率、感染率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