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紀委監委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開展專項監督
以三項專項監督護航高質量發展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和聚碳酸酯項目開啟全面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全市實有經營主體去年突破90萬戶,其中企業33.7萬家……
奮進春天里,實干正當時。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按照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營商環境優化等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督,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
成立監督專班保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新年伊始,全市各地車間產線忙碌有序,建設工地熱火朝天,新模式強強聯合激發新活力,新機遇挖掘推動更高水平開放,賽道跑出差異化競爭“加速度”。
2月6日,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舉行。活動上,惠州集中招商簽約項目203宗,計劃投資941億元;集中動工億元以上項目240宗,計劃總投資達1265億元。活動吹響了惠州在乙巳蛇年的“沖鋒號”,擂響了奮進催征的金鼓。
“項目建設進度如何?這個項目是什么原因導致還沒有開工?”春節假期后,駐市工信局紀檢監察組迅速聯合市工信局機關紀委開展監督檢查,深入項目一線實地走訪,監督推動未開工項目,逐一落實開工條件,確保“應開盡開”。
針對進展緩慢項目,該組督促相關職能科室認真查擺梳理問題,集中力量攻堅化解,并安排專人指導協助解決存在問題,以有力監督推動問題解決、項目建設廉潔高效。
駐市工信局紀檢監察組會同駐在單位專題調研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哪里、監督重點就跟進到哪里。今年3月,市紀委監委成立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監督專班,以強有力的監督推進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化產業體系。
“專班設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特色高效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建設等監督小組。”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監督專班以建設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為目標,著眼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任務落實、資金管理、政策執行等方面開展監督。推動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抓緊抓細“3+7”產業園區建設、實體經濟發展、先進制造業發展、產業集群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工作。
“我們堅決糾治急功近利、脫離實際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和反映強烈的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加重基層負擔的突出問題,以及空喊口號、機械執行、消極應付等‘躺平’作風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專班還重點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監督,嚴肅查處違規處置、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保障專項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聚焦“百千萬工程”
以高質量監督助推縣鎮村現代化建設
“裸露土地覆上新綠,農舍外墻披上新裝,河暢了水清了,‘空中飛線’不見了……”談及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的變化,沿線村莊村民高興地說。
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是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任務。
惠州依托環南昆山—羅浮山區域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高標準謀劃了218公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致力將其打造成為群眾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專項整治進度如何?”“項目推進中有什么突出困難?”近日,龍門縣紀委監委干部到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走訪,直插一線了解進展情況。
龍門縣紀委監委圍繞高質量發展強化政治監督,聚焦沿線裸露地、河道治理與清淤、農房風貌品質提升等七大專項整治行動開展監督檢查,推動沿線環境品質提升跑出“加速度”。
開展最美旅游公路沿線整治以來,龍門縣共出動11批次24人次,走訪“三線”整治關鍵區域、道路沿線綠化景觀節點、河道環境整治重點河段、亂搭亂建拆除集中區域等重點場所,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7個。
惠州以頭號工程力度加力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我們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專門成立‘百千萬工程’監督專班,通過建立以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主動抓、分管同志統籌抓、黨風政風監督室專責抓、‘室組地局’協同聯動抓的監督機制,形成協同貫通、一體發力的‘立體式’監督格局。”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高“百千萬工程”監督實效,惠州市還構建了“室組地局”聯動監督和市、縣(區)、鎮(街)三級紀委及村(社區)監督站“四級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村(社區)監督站的“探頭”作用,將監督觸角延伸至鄉村、社區等基層服務組織,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的監督格局。
去年以來,“百千萬工程”監督專班推動問題整改7409個,約談提醒275人,立案查處376人,處分261人。
如今,走進惠州鄉村,只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里有充滿文藝范的農文旅項目,讓人充分感受美景入畫來。
惠陽區良井鎮黃洞村壽昌湖旅游景區通過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評定、博羅縣福田鎮徐田村打造鄉村治理積分制樣板、大亞灣開發區霞涌街道新村村鄉村創客基地揭牌、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成立強村公司……一個個鄉村煥發出新活力,讓和美鄉村的新圖景愈加美麗動人。
“我們將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以高質量監督助推‘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強化政治監督,圍繞一體推進“三不腐”綜合發力,以強有力監督推動“百千萬工程”實施,為惠州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聚焦營商環境
將監督“探頭”架到企業和窗口一線
“有了這個服務窗口,我們辦證方便多了!”仲愷高新區一企業負責人激動地說。前不久,仲愷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在開展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時,發現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和關聯經營許可證需要多次跑腿,對簡化證照辦理流程的呼聲強烈。
對此,仲愷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立即與市場監管部門對接,督促以此問題為導向,全面梳理營業執照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等5類高頻辦理、變更和注銷事項,推進優化整合,將“多窗口”“分步驟”辦理優化為“一個窗口、一套材料、并聯審批、同步辦結”,實現企業申報材料減少70%,辦理時間和環節壓減50%。
仲愷高新區營商環境監督專班深入政務服務大廳開展監督檢查。
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推動力,也是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專項監督的重點領域。
2024年4月以來,市紀委監委牽頭組建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專班,著眼大格局、找準小切口,著力整治涉企“三亂兩多”、漠視企業合理訴求、違規審批等企業反映較為突出問題,用好監督、辦案、整改組合拳,打通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助力企業發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以有力監督為惠州經濟發展清障護航。
為及時了解掌握和推動解決營商環境“中梗阻”問題,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和營商環境監督服務熱線等,將監督“探頭”架到企業、窗口一線,以日常監督推動職能部門主動靠前服務。
通過設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在各政務服務窗口和重點企業設置監督碼、發放營商環境監督聯系卡、聯合職能部門走訪調研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展線上營商環境問卷調查……探索搭建“紀企直通”溝通新渠道。
在市紀委監委的統籌協調下,駐市政府辦公室紀檢監察組督促市司法局抓實市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工作,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和摸排問題線索,借助“惠州市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中心”與市場主體雙向溝通聯系機制,主動走訪調研,“面對面”了解企業需求,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分析研判工作機制和“中心”會商機制作用,全面梳理各司法和行政職能部門職責,及時對問題線索進行處置、分流,同時發揮跟進、督辦和協調指導作用。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問題線索73件,辦結46件,解決了市、縣(區)部分職能部門未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綜合監管以及涉企“綜合查一次”制度等一批損害營商環境、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執法司法問題,獲得企業普遍好評。
駐市發展和改革局紀檢監察組督促市發展和改革局對照世界銀行和省營商環境評價標準,迭代推出100項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清單,以問題為導向推動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對標先進地區制定實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推動全市政務辦事標準和服務質效全面提升。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市紀委監委緊盯服務窗口“吃拿卡要”,以及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等,干預插手企業合法自主經營,官商勾結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等問題,推進涉企問題線索直查快辦,依法依規依紀查處,從嚴從快追責問責。
去年以來,市營商環境監督專班聚焦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及拖欠企業賬款多、限制競爭條款多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追回拖欠款2500余萬元,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減免和降低市場主體負擔400余萬元、惠及1730家商戶;開展行政審批窗口“微腐敗”專項整治,共立案42人,通報曝光問題3個。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共立案441人,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56人,黨紀政務處分331人,移送司法38人,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57份。
“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優化完善監督體系,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持續開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安全生產、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專項監督,緊盯責任落實強化政治監督,緊盯突出問題強化日常監督,緊盯問題線索精準追責問責,切實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以高質量監督護航高質量發展。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通訊員惠紀宣
圖片 市紀委監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