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陪伴服務興起,主打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情緒價值,但存在問題不容忽視
花錢買開心,如何更安心?
“代背包,提供情緒價值,按要求拍照”“好相處,溝通超級有耐心”“定制路線,朋友式帶玩”……近年來,陪游、陪拍、陪練、陪爬等以陌生人社交為紐帶的“陪伴服務”正成為一種新型的就業方式和消費方式。國金證券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預測,2025年,中國陪伴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
在惠州,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出租自己的閑暇時間、技能等提供陪伴服務,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樂于為陪伴服務付費,期望以此緩解孤單、解決實際需求,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等。作為一種新興消費業態,“陪伴服務”“陪伴經濟”等未來前景廣闊,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成長煩惱”,同樣不容忽視,陪伴服務需要規范“作伴”。
現象
陪伴服務有多種打開方式,受到年輕人青睞
“稍微側點身,回頭看我,好,真美”“雙手輕輕提起裙擺,跑起來,注意姿勢,對,漂亮”……每到周末和節假日,24歲的小王就會利用閑暇時間為游客提供陪拍服務,不僅有拍照動作指導、提供精修圖片,還有滿滿的情緒價值。
小王學的是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但一直熱愛攝影的他,畢業后入職惠州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從事拍攝工作。因為公司不需要坐班,在沒有任務的時候,他可以自由安排時間。
閑著也是閑著,今年1月,他便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可以“免費陪拍”“給您提供情緒價值以及美美的照片”!拔业某踔允蔷毦毷,順便認識些朋友。”小王說,免費拍了幾單后,他發現陪拍市場需求蠻大的,于是開始兼職收費陪拍,“我的報價一般是70~80元/時,拍30張左右,精修9張,供客戶在微信朋友圈曬‘九宮格’!
小王介紹,他陪拍的客戶中,以20來歲到30歲出頭的女性居多,主要是來惠州熱門景區游玩且喜歡拍照打卡的,此外一些喜歡cosplay的年輕人、領證結婚的年輕夫妻也會選擇付費陪拍。
25歲的鄧淦櫳是市區一家運動俱樂部教練員,平時主要為需要參加體育考試或體能測試的學員提供陪練服務,為學員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提升學員體能、技巧及應試能力。
“體育陪練除了對學員進行教學指導、監督訓練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情緒價值,及時給予鼓勵和陪伴,幫助學員消除枯燥感和挫敗感,激發學員的內驅力,讓他們更好地完成訓練計劃!编囦茩烧f,此類陪練每個課時收費在200元左右,比團體課、室內一對一私教課價格更貴一些。
楊秀輝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因為對惠東多;仕紦P古村落的古民居建筑群很感興趣,經常深入其中,對當地的文旅情況也比較了解,不少人會找他陪游。“找我陪游的多是來惠東游玩的親子家庭,也有朋友轉介紹的朋友!睏钚爿x說,每次接到陪游的邀約,他都會根據對方的需求制定詳細的一日游計劃,以及提供幫忙拍照等力所能及的服務。至于收費方面,他沒有明碼標價,“朋友請吃飯或給個小紅包,我也很開心!
針對當下年輕人多樣化的需求,陪伴服務有多種打開方式。記者在多個社交平臺搜索發現,有不少提供陪拍、陪游、陪爬、陪練等陪伴服務的帖子。記者梳理發現,提供陪拍、陪游的,大多報價每小時在百元以內,陪爬山的則是一次或一天一兩百元到三四百元不等,而且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提供情緒價值”“脾氣好、有耐心”等字眼。
為何陪伴服務、情緒消費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鯨鴻研究院與MORKETING研究院近期聯合發布的《18-30歲新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新青年的消費決策不再單純追求物質滿足,情緒價值在消費決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悅己”正成為新青年最常見的消費驅動心理。
“陪伴經濟交易的雖是時間和個性化服務,但背后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現象值得關注!被葜菔行睦碜稍儙焻f會會長蔡宋華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年輕人尤其是比較“宅”的青年,雖然社交熱情在減退,但對情緒價值的需求并沒有降低,“工作生活的壓力、社交時間的壓縮,催生了年輕人對短時陪伴的需求,也讓情緒消費逐漸成為這一代人的新剛需!
問題
陪伴服務行業良莠不齊,甚至存在灰色交易
從之前的陪診、“搭子”到如今的陪拍、陪爬等,陪伴服務能形成市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有陪伴需求的人而言,陪伴服務能為其提供情緒價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對于提供陪伴服務的人而言,這是新的就業機會或副業選擇,能讓自己的閑暇時間、特長愛好、技能經驗等實現以勞動變現。
作為一種新興消費業態,陪伴經濟未來前景廣闊,但當前仍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找了個地陪,讓轉100元定金,轉了后馬上就被拉黑了”“在網上找了個健身教練陪練,價格感覺很實惠,結果不僅講解動作很敷衍,還給我推銷貴得離譜的‘營養補充劑’”……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吐槽,陪伴服務就像開盲盒,有時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也有提供陪拍、陪游、陪練服務的網友吐槽客戶,“到約定地方等了一個小時,客戶不接電話,被直接‘鴿了’”“說好是鋼琴陪練,結果除了陪練還要幫忙帶小孩”……
小王也有過糟心的陪拍經歷:“前期對接和拍攝的過程中,都聊得好好的,看片的時候突然說這不行那不行,反正就是不想給錢”“還有的讓先發圖片再結算,結果圖發了,對方也‘蒸發’了,尾款就收不到了”。
提供服務和購買服務雙方的吐槽,暴露了陪伴服務行業良莠不齊的現狀:服務者多是兼職,專業水平不一、用戶體驗差異大;以個人互約為主,缺乏保障,考驗雙方誠信;監管尚有空白,存在侵害隱私和人身安全等風險;情感邊界模糊,付費陪伴易產生情感依賴,甚至演變為灰色交易,存在違法行為,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建議
陪伴服務健康持續發展須與監管“結伴”
租來的陪伴服務,付費的情緒價值,如何才能讓供需雙方既開心又安心?
“我們提供的陪練服務不是一次,而是一個階段的,所以會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權利責任和服務事項等,有糾紛就按照合同約定來。”鄧淦櫳提醒,隨著“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的持續推進,咨詢和尋找陪練的客戶越來越多,一些機構為了搶占市場,可能會采取虛假宣傳、低價傾銷等手段,擾亂市場秩序,“建議大家不要一味貪圖便宜,要尋找正規、有資質的機構和教練,最好簽訂合同,保障雙方權益!
楊秀輝認為,做好陪游服務并不容易,從業者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綜合服務能力,還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結合本地文化特色,設計深度體驗項目,避免服務同質化。鑒于目前陪游從業者素質能力參差不齊,楊秀輝建議消費者要謹慎選擇,最好簽訂書面協議或電子合同,避免發生糾紛后難以維權。
“付費找陪伴服務是最簡單的,但畢竟也是短時的。”蔡宋華建議,要想獲得更加真誠、更加長情的陪伴,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用心經營關系,主動付出時間與關懷,參與社群活動或建立深度交流,“人與人交往,需要在真實的相處、真誠的交流中才能找到更持久的聯結。”
廣東卓凡(惠東)律師事務所律師舒張認為,陪伴服務作為一種新的市場需求,目前的法律風險主要集中在資質技能、權利義務、個人信息安全、倫理邊界等方面,由于陪伴服務的服務者多為個人自發,監管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服務時必須更加小心謹慎。要讓消費者更安心,還需要相應的監管機制及時跟進,由此才能保障陪伴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