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稅務發布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
推出14條措施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惠州市稅務局(下稱“惠州市稅務局”)發布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圍繞政策精準宣傳、訴求直連響應、服務前移增效、風險動態防控四大維度集成推出14條稅費服務措施,推動稅收服務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為惠州市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全鏈條稅收支撐。
惠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聚焦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和“3+7”產業園區建設,以惠州市產業園區(基地)、重點產業項目企業為服務對象,旨在通過構建“精準宣傳—訴求響應—專屬服務—風險防控”全方位的服務閉環,著力解決“園區經濟”發展中的涉稅費堵點難點,更好發揮稅收在產業發展中的促進與調節作用,推動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服務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稅務人員深入惠州龍門產業園區,面對面為企業講解稅費優惠政策。
精準宣傳輔導釋放稅費政策紅利
精準宣傳輔導是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的關鍵一環,也是長期以來市場主體關心關切的熱點訴求。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立足產業園區需求推出了系列宣傳舉措,助力稅費政策紅利精準釋放。
——加強產業園區政策宣傳。充分利用產業園區重點項目集聚性特征,組建“稅直達”宣傳輔導講師團隊,定制宣傳輔導精品課程,定點開展稅費政策宣講,為企業“送政策、解疑難”。
——深化“惠稅e站”建設。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惠稅e站”自助辦稅服務區建設,采取稅務人員定期駐點、視頻連線、預約服務等方式,為園區企業提供政策宣傳、辦稅輔導、咨詢答疑、爭議解決等“一站式”稅費服務。
——優化稅費政策精準推送。持續完善“政策找人”工作機制,針對全市產業園區(基地)、重點產業項目實行“名單制管理”,定期開展適用優惠政策、風險疑點信息、紅利賬單等精準推送,幫助企業合規享用稅費政策。
此外,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涉稅需求,惠州稅務部門編制《支持惠州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及《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稅費服務指南》,覆蓋開辦、經營至退出全環節,幫助企業合規辦稅、安心經營。“我們將結合全市產業布局和企業需求,定制個性化的宣傳輔導策略,暢通稅企面對面溝通渠道,幫助市場主體第一時間獲取并合規享受政策紅利。”惠州市稅務局納稅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直連式響應+個性化服務解涉稅難題
為快速響應涉稅訴求,惠州市稅務局多措并舉打造直連式訴求響應模式。比如,推行“線上+線下”預約答疑服務,落實“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機制,主動破解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針對全市重點項目配備首席聯絡員跟蹤服務,及時跟蹤協調解決項目建設投產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復雜涉稅事項;聯合政府職能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打通“政務+稅務”服務鏈路,協同響應解決企業涉稅費難題。
在此基礎上,惠州稅務部門進一步聚焦“定制‘個性化’稅費專屬服務產品”推出了系列舉措。其中在迭代重點企業精細服務方面,面向行業領軍、產業鏈“鏈主”等大企業集團提供“總對總”“系統對集團”“網絡對網絡”稅務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集團性、行業性、跨區域稅費問題。
在國際稅收領域,惠州稅務部門通過豐富國際稅收服務錦囊等特色產品,為企業提供國別稅收指南、稅收協定適用咨詢,并積極應用預約定價安排等政策工具,為產業跨境合作提供優質稅收服務,為跨境經營主體解決國際稅收爭議提供相互協商程序綠色通道及資料預審服務,助力深化產業開放合作。“這能夠幫助廣東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還可以降低跨境投資的涉稅風險。”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財務高級經理紀泰靜表示。
全鏈條防控護航市場主體合規發展
在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的14條稅費服務措施中,“完善‘全鏈條’稅務風險防控體系”相關舉措也是廣大市場經營主體關注的熱點之一。
——拓展遵從引導服務產品。為企業提供智能風險預警提醒服務,量身推出包含大企業健康體檢、集團納稅信用預警、遵從合作協議談簽、稅務風險防控指引等在內的定制性服務產品,從完善稅務風險管理角度出發,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稅務風險防控體系,強化稅務合規、規避涉稅風險。
——推廣大企業稅費事先裁定。為企業即將進行的特定重大交易、重組并購或股權轉讓等事項面臨的稅收政策適用確定性問題,依申請提供事先裁定服務,幫助企業消除潛在稅務風險,增強稅費政策適用確定性和跨區域執行一致性。
“惟有合規經營,才能行穩致遠。稅務合規是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部分,這些舉措能夠很好地幫助企業防范涉稅風險,助力企業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廣東金力智能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盤珍嫦說。
惠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出產業服務“惠稅通”品牌是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部署的惠州實踐。惠州稅務部門將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緊扣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和“3+7”產業園區建設,持續完善服務機制,推動政策精準滴灌、服務提質增效,為惠州現代化產業建設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稅收支持。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賴尚 惠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