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構建“龍舟+”可持續消費新場景
“龍舟市集”人氣旺 租船出海生意火
以舟為媒,以賽聚客。今年端午期間,惠州博羅、惠東、惠陽等地紛紛舉辦賽龍舟活動,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水上體育盛宴。
我市通過構建“龍舟引流反哺農產品銷售”“打造鄉村水上運動綜合體”“租船出海觀光”等“龍舟+”可持續消費新場景,讓激情澎湃的賽龍舟點燃假日消費新活力,成為拉動農文旅市場消費增長的新亮點。
5月31日端午節,惠東縣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新村村海上龍舟賽熱鬧開場。惠州日報記者黃昌榮 通訊員蘇玉忠 攝
龍舟引流促農產品銷售
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龍舟如離弦之箭,劃破平靜的水面,激起層層浪花。看臺上、河岸邊,歡呼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儼然一片歡樂的海洋。
精彩的賽龍舟活動“引燃”觀眾,還帶動了周邊消費,引流反哺農產品銷售,成為可持續消費新場景。
在博羅縣園洲鎮寮仔村龍舟交流活動現場,來自深圳龍崗的徐女士一家特地驅車前來觀賽。“龍舟交流活動很熱鬧,讓人很開心!我們還在周邊逛了一下,吃了新鮮美味的特色菜,下次有機會還要來!”龍舟交流活動間隙,徐女士一家還觀賞了惠州美景,品嘗了當地美食。
龍舟交流活動的舉辦也吸引了快消品商家。各式飲品、特色小吃……6月1日,在博羅縣園洲鎮下南村龍船景節活動現場,岸邊設置了多個臨時攤位,商家們精心鋪設展位亮出產品。不少觀眾還購買了龍舟旗幟等龍舟衍生品,通過這些帶有濃郁龍舟文化特色的小物件,為龍舟賽事增添氣氛。
在惠陽區平潭鎮梁化河畔,2025“平潭杯”鄉村龍板爭霸賽在平潭水上運動基地激情開賽。河畔兩側,平潭特色農產品市集人氣爆棚,粉葛面、淮山卷廣受歡迎,前來觀賽、體驗劃龍板的游客紛紛品嘗、購買。
通過舉辦龍舟活動,惠陽平潭將傳統端午民俗與現代水上運動創新融合,提升了鄉村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成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重要抓手。
鄉村龍板爭霸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更是“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的生動展示。記者了解到,惠陽平潭計劃圍繞梁化河“美麗河道”深度挖掘,用體育項目帶動輻射兩岸資源。如利用堤圍打造騎行綠道、利用水域開展槳板訓練等,通過“騎行+徒步+槳板”進行立體化開發,串聯轄區鶴湖竹林公園、新圩三角湖碼頭等節點,打造惠陽區首個鄉村水上運動綜合體。賽后,平潭鎮還將以“日常訓練+活動賽事”為形式,擦亮平潭水上運動基地招牌,推動“體育+農文旅”融合發展,逐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觀戰龍舟賽火了租船出海業務
5月31日,惠東縣沿海鎮村開啟端午龍舟競渡季,10余場精彩龍舟賽貫穿整個端午假期,吸引游客紛紛涌入。
隨著龍舟活動熱度攀升,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內港成為焦點。以港口新村為例,觀戰龍舟賽讓租船出海業務火爆起來。當地船家反饋,漁民將漁船轉型為觀光船,端午期間小型觀光漁船、飛艇等租金達380~600元/趟,航線涵蓋近海觀光、垂釣體驗。
黃埠鎮前寮村通過招募贊助商、開設飲食攤位等方式,以集體經濟反哺民生。村集體統籌攤位租賃、停車管理,收入用于龍舟訓練基金和村道修繕,實現“賽事養賽事”的良性循環。
稔山鎮田園江河賽道獨具特色,尤以竹園村、圭景村最為突出,每年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組隊前往采風。據介紹,稔山各村賽事集中在中午,大家傾向于觀賽后在附近餐館品嘗當地美食。
據悉,惠東縣文旅部門積極整合資源,將分散的龍舟活動整合為“全域文旅套餐”,串聯漁港、非遺、海鮮美食等;突破“只觀看不參與”瓶頸,通過租船出海、民俗體驗等形式增強游客黏性。同時,通過龍舟賽引流推動農特產品銷售,打造可持續消費新場景。
DeepSeek建議
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 將“龍舟DNA”轉化為可持續消費動力
龍舟激蕩的不僅是浪花,更是鄉村振興的澎湃潮聲。如何讓千年民俗從“節日限定”變為“常年引擎”?答案或許藏在那些滿載而歸的漁船、村民的笑臉和持續升級的文旅圖景中。
“惠州可以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將‘龍舟DNA’轉化為可持續消費動力。”DeepSeek建議,在龍舟活動周邊設立農產品展銷區的同時,積極開發龍舟主題食品(龍舟造型糕點、龍舟茶包),聯合惠州龍頭食品加工企業打造龍舟手信禮盒,并拓寬銷售渠道。同時,拓展文旅消費新場景,建議設計開發“龍舟+鄉村”旅游線路,一路串聯惠州優質農文旅資源,以及推出龍舟IP衍生品(龍頭木雕、碳纖維槳模型)及“惠州龍舟盲盒”等,在惠州重要文創空間集中銷售。另外,注重強化政策與市場主體支撐,建議設立市一級龍舟經濟基金,對龍舟賽事運營、產業鏈開發給予一定補貼;發放文旅體消費券,如觀賽餐飲券、民宿折扣券等,不斷刺激假日文旅消費。
也就是說,短期可聚焦賽事場景優化與產品創新,中長期培育龍舟產業集群,助力鄉村振興與城市品牌提質升級。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洪鵲兒 劉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