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如何預防兒童鉛中毒?
專家支招:日常筑牢“衛生、環境、飲食”防線
近日,外地一所幼兒園兒童鉛中毒事件引人擔憂。鉛中毒有什么癥狀及危害?怎么預防?
——惠州惠民通網友
近日,外地一所幼兒園兒童鉛中毒事件在社會上引起關注。鉛中毒離我們有多遠?鉛隱藏在哪些日常物品中?中毒后有哪些癥狀?如何科學預防?針對惠州惠民通APP網友和公眾關切,記者采訪了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負責人藍惠荃。
問:鉛有什么危害?
答:鉛是一種高毒性重金屬,鉛在人體內無任何生理功能,理想血鉛濃度應為零。當人體攝入過量鉛時,就會引起鉛中毒,其對兒童的危害遠超成人,尤其易造成不可逆損傷。
血鉛超標主要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腎臟及生殖系統,對兒童和孕婦的危害尤其顯著。鉛會損害神經系統,導致兒童智力損傷、學習困難、多動或產生攻擊性行為;影響血液系統,引發貧血、免疫力低下;阻礙消化系統正常運作,造成腹痛、食欲不振;還會抑制生長發育,導致身高矮小。
根據世衛組織數據,兒童血鉛≥100微克/升即構成高血鉛癥,≥200微克/升為鉛中毒,嚴重時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問:鉛隱藏在哪些物品中?
答:鉛的“藏身之處”遍布生活。一是食品類,如傳統工藝皮蛋、老式爆米花、含鉛包裝的罐頭或醬菜;二是兒童用品,包括彩色涂料玩具、劣質文具、仿瓷餐具;三是環境源,如汽車尾氣、工業區粉塵、老舊房屋的含鉛油漆或墻皮;四是日用品,如化妝品、染發劑、二手煙。值得注意的是,鉛塵多聚集在離地1米高度,恰與兒童呼吸帶重合,極易通過手口行為攝入。
問:鉛中毒有哪些癥狀?
答:鉛中毒癥狀隱匿且易被誤診。早期可能僅表現為食欲減退、疲勞或注意力分散。隨著鉛積累,典型癥狀包括:
消化系統方面,出現反復腹痛、便秘或腹瀉,易被誤診為腸胃炎;
神經系統方面,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情緒暴躁,重度時出現驚厥;
血液系統方面,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提示貧血風險;
其他影響方面,出現發育遲緩、頻繁感染或牙齒變黑,還可能出現脫發、鼻出血等癥狀。
家長若發現孩子有上述異常,建議及時篩查血鉛。
問:如何預防兒童鉛中毒?
答:應采取多層次防護策略,預防核心是減少暴露+養成良好習慣+增強抵抗力。
1.切斷暴露途徑:勤洗手洗臉,尤其戶外活動后;定期清潔玩具、地板;避免孩子啃咬物品或接觸二手煙;遛娃時遠離車流密集區、工廠。
2.選擇安全用品:選購兒童餐具、玩具、文具等物品時,應避免購買彩色圖案和偽劣產品,不買“三無”產品。建議選購無漆木質玩具,避免使用可能含鉛的餐具(如彩釉陶瓷、仿水晶器皿)和廚具。謹慎選擇兒童使用的文具,避免購買不合格的修正液、修正筆、修正帶、蠟筆、鉛筆(表面油漆含鉛)、水彩筆等。排查家中老舊水管、含鉛涂料。化妝品等物品妥善存放。
3.飲食干預:多吃牛奶、綠葉蔬菜、瘦肉等富含鈣鐵鋅食物,競爭性抑制鉛吸收。限制皮蛋、爆米花、色彩異常絢麗油亮的零食等高風險食品。建議清晨先放流自來水1分鐘再使用。
4.注意篩查:如果生活環境周圍有潛在的鉛污染源,或孩子出現腹痛、便秘、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攻擊性行為等癥狀,要盡早到醫院進行血鉛篩查,若發現血鉛超標,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驅鉛治療。
鉛中毒可防可控。家長需從日常細節入手,筑牢“衛生、環境、飲食”三道防線,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歐永杰 陳述
掃碼下載“惠民通”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