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陳智慧家庭用行動詮釋“小家大愛”深刻內涵
書不離手 心不離善
日前,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結果公布,我市陳智慧家庭摘得這項家庭文明建設的最高桂冠。這個充滿溫情與力量的小家,以“書不離手,心不離善”為家風密碼,在相互扶持中涵養書香,更將這份溫暖延伸到社會,用行動詮釋著“小家大愛”的深刻內涵。
互敬互愛傳書香,攜手同行共成長
陳智慧與愛人黃潔瑜同為教育工作者,“書不離手”是這個家庭最鮮明的標簽。夜幕降臨,一家人總圍坐在一起翻閱經典、交流教學心得。兒子思燁小時候曾好奇地問:“爸媽,你們為什么總在看書呀?”陳智慧笑著告訴他:“因為書里有神奇的魔法!媽媽從書里汲取知識,變出了微課比賽一等獎;爸爸從書里獲得靈感,想出了鄉村房屋設計的金點子。”在這樣的氛圍中,讀書成了全家最溫馨的“團建活動”,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善良的種子也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
陳智慧家庭。受訪者供圖
生活中,夫妻二人始終相互扶持,彼此助力成為最好的自己。黃潔瑜是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的“網紅教師”,是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黃潔瑜廣東省三八紅旗工作室的負責人,除了完成學院的教學工作外,她還經常依托團建體驗拓展的方式,積極投身公益社會服務活動,重點關注紅色宣講、鄉村振興、社區團建以及家庭教育等領域。
陳智慧是惠州學院老師,他帶領學生開展鄉村助農項目時,黃潔瑜也會主動分擔教學任務。“一人行快,眾人行遠,但一家人同行,既能走快,更能走遠!”這句結婚時的誓言,成為他們攜手前行的動力,讓這個小家這么多年始終溫暖而堅定。
大愛奉獻社會,點滴善舉暖人心
這個浸潤在書香里的家庭,從未將目光局限于方寸之間,而是用實際行動踐行“心不離善”的承諾,將奉獻社會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領域,他們堅信“教育的意義遠超出學校的圍墻”。于是他們帶領學生走進鄉村,為果農量身定制電商直播方案,讓山里的好果子“飛”出田野;在鄉村小學設立“流動圖書館”,用書籍為孩子們打開通往世界的窗口;指導學生開展公益創新創業項目,讓善意既產生社會效益,也結出經濟果實。
作為黨員之家,他們更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成為傳播正能量的“精神燈塔”。創新采用“體驗拓展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與地方文化結合,130余場宣講足跡遍布機關、企業、社區,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浸潤人心。疫情期間,他們創作防疫家庭短視頻,用溫暖傳遞信心;如今,兒子思燁也加入宣講隊伍,兩代人用不同的聲音傳遞著溫暖。
公益路上,他們的“志愿紅”從未褪色。十五年如一日結對幫扶困難家庭,定期走進醫院病房用笑容溫暖病痛中的孩子,發起一個又一個公益項目……這些堅實的行動,讓文明在每一次付出中綻放光彩。
陳智慧家庭用書香涵養家風,用奉獻回報社會,生動詮釋了“涵養好家風,共筑家國夢”的深刻內涵。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文明家庭的力量,既在于小家中的互敬互愛,更在于將這份愛延伸到社會,用點滴善舉匯聚成推動時代進步的暖流。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