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電信全面深化農村5G網絡覆蓋助力鄉村振興
織密鄉村通信網 擘畫數字新藍圖
中國電信惠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惠州電信”)大力踐行“聽黨指揮、信念堅定、一心為民、變革創新、崇尚科技、安全暢通”的紅色電信精神。在“百千萬工程”建設的浪潮中,惠州電信積極作為,持續推動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全面深化農村5G網絡覆蓋,在惠州大地上描繪出鄉村治理的嶄新畫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實現引領區所涉自然村5G/4G網絡信號全覆蓋
“騎行全程拍照、拍視頻、發朋友圈都無卡頓,速度快得超乎想象,必須為惠州電信的信號點贊!”在6月29日舉行的惠州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車暨騎行活動中,一位騎行愛好者興奮地分享了他的體驗。當天,3000多名騎行愛好者暢行在風景如畫的最美旅游公路上,盡情領略沿途風光,全程享受著高速穩定的電信網絡保障。
惠州電信緊扣省委省政府規劃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部署,克服崇山峻嶺間施工艱難、進度緊迫等挑戰,調集精銳力量,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惠州段)218公里全程及沿線龍潭、永漢、龍華等全部自然村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實現5G/4G網絡信號全覆蓋。騎行愛好者暢行山水間,“拍照、視頻、直播都無卡頓”的體驗,正是網絡深度覆蓋的生動注腳。
惠州電信始終發揚“一心為民”的理念,大力開展通信線路整治工作,推動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提升。在引領區內龍門、博羅兩縣13個鄉鎮(管委會),特別是最美旅游公路沿線9個鄉鎮(管委會)54個村、218公里路段及16個“四類驛站”,嚴格遵循市“百千萬工程”專班“統一規范、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要求,通過核心區域與跨路線纜下地、鄉村桿路合并等措施,有效解決了公共路由雜亂和“蜘蛛網”問題,實現了路由共享與資源整合;累計新建桿路420根、管道路由31.81公里,完成整治路段全部光纜下地,實現了有線網絡全覆蓋。
深入引領區建設現場督導施工。
目前,已實現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所涉自然村的5G/4G網絡信號全覆蓋,并保障了最美旅游公路(惠州段)218公里全程優良無線網絡覆蓋。為進一步提升通信質量,惠州電信正對部分站點進行信號優化,并規劃在弱覆蓋路段新建電聯共享站點17個、升級5G基站5個,預計信號升格專項工作將于8月底完成。通過無線網絡的深度覆蓋與優化、通信線路的高標準整治,惠州電信顯著提升了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的通信基礎設施水平,為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數字化基礎。
游客無論是在南昆山看云海奇峰,還是在朋友圈分享羅浮山的震撼美景,都無需擔憂網絡“掉鏈子”。來自深圳的游客陳女士表示,惠州電信提供的優良信號,極大提升了旅游體驗,讓他們能夠更加安心、愉悅地享受旅游過程。
實施“5張網”融合戰略,繪就數字化新圖景
惠州電信堅守紅色電信初心,以“5張網”(移動網、寬帶網、物聯網、衛星網、天翼視聯網)融合戰略為基座,通過5G深度覆蓋與網絡切片、千兆光網升級及IPv6部署構建高速低時延基礎網絡,同步依托低功耗物聯網與天通衛星網打通偏遠區域“神經末梢”,更以天翼視聯網“1+31+X”云邊端架構整合視頻資源賦能公共安全、工業質檢及文旅推廣。
在網絡覆蓋層面,推動5G/千兆光網雙滲透。實現自然村5G覆蓋率100%,并推進千兆光網入戶,為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民生應用鋪路。同時部署低軌衛星備份鏈路,確保災害應急通信不中斷。此外,打造智能算力網絡,參考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東數西算”節點經驗,布局邊緣計算節點(MEC),滿足智慧林業、應急管理等低時延需求,可為本地企業提供≤10ms的算力響應。
在引領區進行跨路骨干光纜緊急割接。
在產業數字化賦能方面,聚焦“生態+產業”實現智能升級。引入與內蒙古森工集團合作打造的“智慧林業”模式,通過物聯網傳感器+AI算法構建林火預警、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提升森林防滅火效率及生態資源管理精度。
在數字文旅方面,借鑒西安秦嶺山村經驗,打造“5G+慢直播”景觀平臺、AR導覽系統,并開發數字游民社區(如“秦托邦”模式),吸引創意人才入駐,激活鄉村業態;升級工業互聯網,參考萍鄉電瓷企業“5G+工業視覺質檢”案例,為制造業提供設備聯網、能耗管理平臺,降低生產成本15%~20%,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在民生治理方面,全域推廣“一屏統管”鄉村平臺,整合AI水域監控、森林防火預警與智慧政務功能;普惠服務則依托5G遠程醫療破解山區就醫困境,并通過區塊鏈溯源直播基地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讓數字紅利滲透至最后一公里。
數字賦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惠州電信助力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正是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以“數字賦能”為核心,大力推動農業生產、農村治理、農民生活數字化轉型。
從黨建引領筑基出發。2021年積極響應市委組織部部署,建成覆蓋市縣村的遠程教育平臺,完成1060個自然村終端點開通與培訓,深化數字鄉村建設。伴隨基礎設施攻堅,2023年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光纖寬帶”“村村通視頻”,鄉鎮與街道實現5G信號覆蓋,筑牢數字化基石。目前,監控視頻已覆蓋558個村,為基層治理織就立體防護網。
聚焦產業振興縱深突破。在惠東縣梁化鎮七星墩村,為青棗種植提供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并利用自有微信公眾號和翼支付搭建電商平臺,實現產銷對接;在博羅縣橫河鎮推廣應用數字平臺,在田間部署智慧農業設備,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聯合博羅縣糧油儲備庫打造智慧糧庫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數據整合等技術,精準采集糧情信息,實現設備狀態集中監控與參數統計,平臺數據納入省—市—區—縣一體化管理,強化聯動指揮能力,顯著提升倉儲管理水平和儲糧安全,助力糧庫成功創建廣東省3A等級。
政企協同更拓服務邊界。在防洪防汛、森林防火等領域深化智能治理,結合人臉識別、防溺水等AI應用織密“和美鄉村”安全網;聯動央行與農商行共同探索金融業務領域創新合作,推進“移動支付+”模式向鄉村延伸下沉,推動旅游、產銷、醫療等場景實現移動支付,提升助農惠農服務水平;推動教育醫療資源向農村延伸,教學視頻云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智能健康終端與遠程問診破解就醫難題;引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以智慧冷鏈、數字產業園升級柑橘荔枝產業鏈,讓聯農帶農實效扎根鄉村沃土。
惠州電信正以云網融合之筆,在廣袤農村繪就“生產智能、治理高效、生活便捷”的振興新圖景。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通訊員劉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