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舉措,“十個出來”讓宣講接地氣冒熱氣
“這樣講,我們愛聽”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文藝+宣講+服務”形式讓宣講變得不一樣。
以“十個出來”,推動微宣講進基層;活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推動文明實踐精彩紛呈。近年來,博羅縣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舉措,以群眾為中心,推動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受到群眾的肯定和點贊。
“一村一歌”項目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郭外東江奔入海,觀背開心迎客來;沃土曾供千家菜,龍眼大蕉抬手摘”……在博羅縣羅陽街道觀背村,村歌《觀背開心迎客來》耳熟能詳,既唱出了家鄉的美好,又寄托了濃濃的鄉愁,傳遞著正能量。
村歌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宣傳方式,博羅“一村一歌”項目還入選全國典型案例。為將新思想唱出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該縣廣泛開展經典傳唱活動,選取經典歌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傳唱,謳歌新時代、新思想、新氣象。去年12月29日晚,“羅浮山下四時春”博羅縣首屆群眾性合唱文化藝術匯演舉行,來自博羅縣各機關單位、中小學校、鎮村的16支群眾合唱隊伍850人,唱響和美之聲,以歌聲傳遞新思想,為“百千萬工程”在博羅走深走實凝聚動力。把新思想唱出來,傳遞黨的創新理論,不斷涵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唱出來”是博羅創新宣講方式的探索。聚焦傳播新思想首要任務,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了“讀出來、講出來、演出來、唱出來、畫出來、播出來、評出來、比出來、塑出來、問出來”等“十個出來”做法,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新思想走進群眾微宣講。
依托“十個出來”,該縣不斷探索微宣講的新模式。2022年,博羅縣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微宣講”大賽,用百姓言、群眾語,講新思想、講黨史、講奮進故事,持續做實“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的宣講矩陣。2023年,博羅縣啟動“讓新思想走進群眾 奔向美好生活”微宣講進基層助力“百千萬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文藝+宣講+服務”的形式,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故事”折射“大時代”、“家常話”解讀“大道理”,讓宣講變得不一樣。群眾鄧家堅說:“多方式組合的微宣講,形式活、很生動,讓大家印象深刻,這樣講,我們愛聽。”
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催生一批項目品牌
孩子的上學、放學安全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護學志愿者用辛勤付出守護著孩子們的安全。文明勸導“愛心護學”文明實踐活動,以“家+學校+志愿服務組織”三方聯動模式,切實保障學生的出行安全,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截至目前,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已覆蓋全縣60多所中小學校,累計開展7000余場次,服務人群8萬多人。
點亮“星空”,填補“心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該縣還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點亮星空”關愛行動,統籌共青團、婦聯、教育、民政、關工委等多部門資源力量,將全縣留守兒童、孤殘兒童、困境兒童登記造冊,開展“知心姐姐”“愛心媽媽”等系列特色主題活動,彌補因父母缺位、家庭缺愛、成長缺引領留下的心靈空白,讓每一個孩子的天空都能望見星光。
活用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彩紛呈。據介紹,在2019年掛靠縣慈善總會率先成立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的基礎上,2020年7月,博羅在惠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會——惠州市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會,并成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實體化運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博羅在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項目化運作的同時,也打造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蓄水池”與“活源泉”,更好地吸納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拓寬了新的資金來源渠道,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低成本、可持續發展。
高效靈活的基金助推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培育了一批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催生了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品牌。公益創投大賽是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大品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為該品牌的開展打造提供了強力保障。通過基金扶持,博羅已孵化2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里”進一步得以實現。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