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舉行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暨殘特奧會宣傳活動
關愛殘疾人專項基金啟動
5月17日上午,惠州市2025年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與愛同行 惠殘助殘”暨殘特奧會宣傳活動舉行。活動現場,惠州市慈善總會·關愛殘疾人專項基金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市惠殘助殘事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惠州市特殊學校殘疾學生表演花式跳繩。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營造濃厚助殘氛圍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今年活動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為凝聚社會力量,共同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展現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活動現場開展2025年度愛心單位授牌儀式,獲得國家(國際)級榮譽的殘疾人工作集體和個人進行風采展示。
近年來,惠州涌現了一批愛心助殘先進典型。如惠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聯動多方資源,為惠州市慈善總會·關愛殘疾人專項基金募集善款100萬元,為助殘事業搭建長期資金儲備池;中國聯通惠州市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打破聽障群體溝通障礙,惠及我市數千名聽障殘疾人;惠州市保險行業協會今年首次開展金融助殘活動,為我市殘疾人捐贈1000份意外保險,有效緩解殘疾人因意外事件引發的經濟壓力;市殘聯、市工商聯聯合組織開展“百企幫百家”精準助殘活動,組織上百家企業以“一對一”精準對接為基礎,為殘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就業支持、家具改造等幫助,形成可復制的助殘模式。
惠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黃建智表示,近年來,惠州臺協始終心系殘疾人群體,搭建就業幫扶平臺,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與實習機會;創新開展“助殘融合行動”,聯合社會力量舉辦殘疾人創業展銷會,助力殘疾人產品走向市場;組織會員企業結對幫扶困難殘疾人家庭,在各大節日給予殘疾人力所能及的慰問和幫助。接下來,惠州臺協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深化助殘幫扶行動,推動殘疾人就業創業與融合發展,以長效行動踐行社會責任。
為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活動現場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舉行惠殘助殘政策宣傳以及殘疾人創業就業產品成果展,開展殘特奧會惠州賽區宣傳。
有針對性地設計助殘慈善項目
活動現場,惠州市慈善總會·關愛殘疾人專項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由市殘聯、市慈善總會共同發起成立,在市慈善總會內設立,接受市慈善總會和市殘聯的雙重監管,主要救助形式包括生活救助、康復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救助和關懷慰問等。
據悉,自基金籌備工作啟動以來,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之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殘疾人的關愛與支持。市民政局及市慈善總會高度重視,靠前服務,對基金政策解讀、內部管理以及監督管理等作了具體指導,對基金各項起步工作提出了規范性要求;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舉辦“奉獻愛心·共筑希望”慈善演唱活動,積極為基金募集善款。
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人選魏海勇表示,接下來市殘聯將進一步強化宣傳,凝聚多元化的社會資源,持續做大關愛基金的“蓄水池”,充分發揮扶殘助殘作用,營造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濃厚社會氛圍;進一步規范基金運行管理,建立透明化監督平臺,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確保每一份愛心善意得到及時、有效落實,不斷提高關愛基金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進一步優化助殘慈善項目,有針對性地設計社會保障、康復救助、就業創業、助學培訓、社會服務等助殘慈善項目,精準滿足社會力量助殘需求,用心打造良好愛心助殘品牌,推動我市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相關鏈接:
惠州殘疾人工作集體和個人榮獲多項國家(國際)級榮譽
惠州肢體殘疾人黃開旋,2023年憑借精湛手藝榮獲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女裝制作項目銀獎。
惠州市肢殘人協會會長趙以兵,從創業者到助殘先鋒,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力量與責任擔當,于2025年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稱號。
殘疾人運動員邱巧玲、何想,用自強精神書寫不凡,兩人先后隨隊獲得2019年天津全國殘運會輪椅籃球冠軍、2023年迪拜世錦賽輪椅籃球亞軍、2023年泰國U25世錦賽輪椅籃球季軍、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冠軍、2024年巴黎殘奧會季軍。
仲愷高新區心星園殘疾人技術培訓就業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培訓模式,為殘疾人就業鋪就希望之路,于2025年成功入選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惠州市鵝城巧娘手工藝發展中心,以非遺傳承開展技能培訓,為殘疾婦女或殘疾兒童媽媽提供就近就便或居家就業的機會,于2025年獲得中國殘聯、全國婦聯聯合頒發的“美麗工坊”稱號。
惠州市護苗培智學校創辦以來,累計服務孤獨癥兒童18000人次,幫助5000多名孤獨癥兒童回歸普幼普校,于2025年獲評“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藍浩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