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畢業季”,租賃市場都會因畢業生工作租房需求,出現一波小高潮。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進入7月份后,惠州租賃市場明顯升溫。綜合住建部門、中介機構數據,進入6、7月份后,畢業大學生占租房群體的30%左右,僅次于外來務工人員(40%)。畢業大學生們最為關注的是租金、安全、通勤距離、房間環境及配套等問題。我市推出的“惠州青年人才驛站”3~7天免費房源等措施也深受歡迎。
畢業生各顯神通租房
7月,惠州人才市場涌入大批應屆畢業生。畢業生步入社會后,面臨的第一個“考題”就是找房子。如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尋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小窩”,成了他們最現實的挑戰。
老家來自江西的汽車電子專業畢業生小陳,今年6月底剛從安徽合肥一家211高校碩士研究生畢業。7月中旬,他手握仲愷高新區一家上市公司的錄用通知來到了惠州。
“我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看書、做課題,所以我不考慮集體宿舍。在網上看了多個小區,要么價格超預算,要么位置偏遠,最后只能折中考慮了。”小陳后來在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租下月租1300元的單間,那里距離公司約10分鐘車程,樓下就是生活超市和小吃街。
像小陳這樣的畢業生正成為惠州租賃市場的主力軍!胺块g要通風,租金不能太高!6月底,江西農業大學應屆畢業生劉成光應聘入職一家國企下屬公司。7月初,他到惠州后通過網上中介、實地尋找等方式,最終在市區三新北路附近以每月500元的租金拿下一個單間!胺块g采光好,去公司步行10分鐘,還是挺讓人滿意的!
記者綜合住建部門、中介機構數據得知,進入6、7月份后,新畢業大學生已占我市租房群體的30%左右,僅次于外來務工人員(40%)。在走訪中,我市多家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進入7月份后,租賃市場升溫不少。
“6、7月份的租賃單,起碼比4、5月份增多了30%。”市區江北一家中介門店負責人蔡小姐說,6月以來,租房市場明顯增多的有兩個群體,一是為了下學期孩子讀書做準備的家庭型租客,二是大學和中專技校的畢業生租客。
“相比家庭型,畢業生有個很大的優勢是行李少,拎個箱子買上被褥就進去住了,對儲物、收納空間要求不高!辈绦〗阏f。
三大區域占惠州總租賃交易量六成以上
畢業季,畢業生租房最關注的是什么?貝殼找房在陳江一家加盟門店的負責人黃亮表示,畢業生群體最為關注的有五點:一是租金,二是安全,三是通勤距離,四是房間配置,五是周邊配套。
“一般來說,大學生剛出來工作的時候‘一窮二白’,絕大多數沒有交通工具,所以居住地以方便上班為主,且要求家具家電齊全,對周邊生活配套的要求也較高!秉S亮說,目前,畢業生租房普遍考慮兩種,一種是物美價廉的單身公寓,還有就是和同事合租,找個兩居室或者三居室。
“要便宜又想有較好配置,這樣的房源不太好找,畢竟他們不熟悉市場,也不熟悉惠州。但我們都是這么過來的,所以遇到畢業生租客,我都要求員工多費點心思,服務費也盡量優惠!秉S亮說。
記者發現,在市區中心區租房的畢業生,一般都是在市區從事商業、服務業、旅游業或者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而仲愷和大亞灣是惠州工業重鎮,工業企業眾多,租房的也多是“工科一族”。
記者從貝殼找房統計的一份報表中了解到,目前在惠州各區域中,惠州中心區、仲愷高新區和大亞灣區是租賃需求最旺盛的三大區域,合計占總租賃交易量的60%以上。
從租金看,市區中心區租金梯度較長,以一居室公寓為例,低的1000元/月左右,高的如江北中心區一些高檔小區則在2000元/月以上。在產業聚集的仲愷高新區和大亞灣區則相差不大,一居室多為1200~2200元/月。
“剛畢業的學生月薪多在5000元左右,按租金不超過收入30%的健康線計算,1500元每月基本已是心理天花板。”在中介門店工作近十年的蔡小姐說。
合租分攤成本成優選
如何才能找到令人滿意的房子?這也是畢業生關注的話題;葜輰W院應屆畢業生小林在惠陽區的找房經歷頗為曲折。
“前兩周一直在找,可中介帶看的首套房圖片與實物嚴重不符,環境也較差,第二套則遭遇房東臨時加價。”終于在第三周,他偶然發現淡水中心區張貼的直租信息,最終以每月800元租金拿下單間,成功省下中介費。
關于上班通勤問題,小林說,這個房子距離公司有點遠,也沒有公交直通,目前只好找父母支持一下,買輛電動自行車過渡一下。“先這樣住著吧,等有時間再看看有沒有更合適一點的,最好是離單位近的,有時還可以睡個懶覺!
更多畢業生則選擇合租分攤成本。在江北CBD寫字樓工作的小悅與兩名同事合租了一套三居室,租金2300元/月,她住次臥,月租800元!皫эh窗的房間讓加班生活不那么壓抑,下班后我們常在樓下涼亭聊天,東江的風吹走疲憊。”這種居住體驗成為年輕職場人的共同追求。
城中村也是不少預算緊張畢業生的首站。畢業生小李在水口片區一家港資企業上班,他告訴記者,城中村的單間低至600元/月,盡管設施簡單,但樓下賣豆漿的吆喝聲、夜市的煙火氣,依稀有一點家鄉圩鎮的味道。
為助力畢業生來惠安居樂業,我市繼續推動實施“惠州青年安居計劃”,通過加快保障房籌建、提供免費房源、政企聯動讓利等系列“安居大禮包”,以“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為廣大畢業生來惠、留惠注入強勁動能。
例如,惠州通過“驛站+”服務模式,在全市多個中心區與優質酒店(青年公寓)共建“惠州青年人才驛站”,可為高校畢業生提供3~7天的免費住宿、政策咨詢、就業(創業指導)、優惠租房、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務,幫助畢業生更快融入惠州、安居惠州。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劉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