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近年來,惠州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惠州理工學校)以校企合作破解職業教育發展難題,從實習就業基地的廣覆蓋,到產教融合基地的深互動,再到企業獎學金的暖護航,不僅讓學生就業有門、升學有望、發展有力,更為區域產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惠州理工學校頒發企業冠名獎學金紀念牌匾。
實習就業基地廣覆蓋
九成畢業生提前鎖定崗位
學生還沒畢業就收到大公司的錄用通知,這在惠州理工學校不是新鮮事。依托深厚的行業資源,該校已與TCL、德賽、億緯鋰能、華陽精機等10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構建起覆蓋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商務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實習就業基地網絡。
這些基地不僅是學生實踐的“練兵場”,更是就業的“直通車”。合作中,企業通過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提供實習崗位、開展技術培訓等方式,提前與學生建立連接。學校則通過“培養+就業”組合拳,將課堂教學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數據顯示,該校歷屆畢業生就業率超99%以上,大部分專業就業率達100%。多數學生在畢業前就已被企業預訂,實現“實習即就業”的良性循環。
為讓學生提前感知產業脈搏,學校還首創工業研學教學模式,將專業啟蒙教育與技術實踐教育相結合,組織學生走進大灣區世界級企業,零距離接觸前沿技術、企業文化與創新產品。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工業強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也讓企業更精準地發掘潛在人才。
產教融合基地深互動
生產場景進課堂 育實戰能力
在惠州理工學校,教室連著車間,課本對接工藝已成為常態。學校聚焦產業痛點,精準布局產教融合基地,先后建成潼湖智慧區產教融合基地、東江科技園產教融合基地、制造教研基地等多個實體平臺,形成校內基地打基礎、企業基地練技能的培養鏈條。
更具創新性的是,學校與企業共同探索將生產場景搬進課堂,讓教學內容緊跟生產需求。例如,與寵貝貝寵物連鎖共建寵物經營與養護專業,企業將數智化寵物門店的運營模式、AI寵物云診平臺等前沿資源引入教學,學生在校園內即可參與真實的寵物洗護、寄養服務流程;與惠州市電商直播協會合作打造標桿直播間,協會派遣運營總監、主播等專業人員駐校教學,學生在學校里直接參與直播電商全流程實操,實現學習即生產。
企業獎學金暖護航
多方合力點亮求學路
設立獎學金不僅是對優秀學生的肯定,更是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重要體現。自搬遷至橫瀝辦學以來,惠州理工學校得到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多家企業設立獎學金,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目前,學校已設立20余項企業冠名獎學金,覆蓋各系部及不同培養方向:惠州正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面向智能制造系學生,每學年提供2萬元獎學金,連續3年共計6萬元;惠州市致學實業有限公司聚焦升學通識部,每學年1萬元獎學金將連續發放5年;廣州市數寵科技有限公司為商務管理系學生設立專項獎學金,3年累計3萬元;廣東中盛飲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則覆蓋智能制造系、商務管理系及升學通識部,5年累計投入5萬元……
此外,“惠樂”“立客”“新明豐”等獎教獎學金,既獎勵優秀學生,也表彰模范教師,其中惠州市惠東縣平山新明豐制衣廠設立的“新明豐”獎教獎學金,4年累計達22萬元,全方位助力教育教學。
這些獎學金不僅緩解了學生的經濟壓力,更讓學生通過企業的參與,感受到行業的關注與期待,激發學習動力,為順利完成學業、投身產業發展注入信心。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實習生徐偲媤 通訊員古觀連